通报表彰FAQ 近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公布了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工作考核结果,襄阳市纳入考核的7个县(市、区)全部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是全省唯一一个纳入考核的县(市、区)全部受到表彰的地市(州)。襄阳市受表彰县(市、区)数量连续四年居全省各地市(州)之首,纳入考核的7个县(市、区)连续四年保持在各类区考核的前八名。 年度襄阳市纳入考核的7个县(市、区)在全省80个县(市、区)中的具体位次是: 1襄州区在22个一类县(市、区)中居第4位,较去年进1位; 2枣阳市、老河口市、宜城市和谷城县在27个二类县(市、区)中分别居第3、第4、第6和第8位,其中老河口市较去年进3位; 3南漳县、保康县在31个三类县(市、区)中分别居第3位和第5位。 自年实行分类考核以来,襄阳市年度有5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年度分别有6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年度7个县(市、区)全部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那么考核依据究竟是什么呢?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特点。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环节。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 湖北省县域GDP占全省GDP比重已经超过六成,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省将24个县级市、39个县、17个参照县级管理的区,共计80个单位纳入县域经济工作考核范围。 按照我省出台的县域经济工作考核办法,将全省县域考核单位分成三类: 第一类县(市、区)22个,即国家和省重点开发区域所在的21个县(市、区)以及宜昌市夷陵区。襄阳市襄州区属于第一类。“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为考核前8名单位。 第二类县(市、区)27个,即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农产品主产区所在县(市、区)。襄阳市枣阳、宜城、老河口和谷城4个县(市、区)属于第二类。“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为考核前7名单位。 第三类县(市、区)31个,即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28个县(市、区)以及恩施市、远安县和鄂州市梁子湖区。襄阳市南漳、保康属于第三类。“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为考核前5名单位。 最后我们来看看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发展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增长。 1一是经济总量持续攀升。我市纳入全省考核的7个县(市、区)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工业总产值.4亿元,同比增长1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同比增长14.0%。 2二是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年,7个县(市、区)实施工业投资项目个,完成工业投资.1亿元,同比增长17.6%;竣工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1个。 3三是市场主体持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4.2%;县域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家,过五十亿元企业6家,过百亿企业2家;骆驼蓄电池、襄大农牧蝉联全国民营企业强。 发展动力在追求质量中不断增强。 1一是产业差异化发展趋势逐渐显现。依托市级特色园区建设,7个县(市、区)规划建设了13个特色园区,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亿元,占全市特色产业园区比重的49.9%。枣阳市特种车和食品饮料产业、宜城市肉制品和精细化工产业、老河口再生资源、油脂和专用车产业、谷城县再生资源和铸锻件产业、南漳磷化工产业、襄州区纺织服装、有机食品和机电产业等百花齐放,正在形成“一县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2二是品牌创建意识继续强化。枣阳市挺进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宜城市荣膺全国中小城市“双百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老河口市获国务院“免督查”待遇,享受多项政策激励;襄州区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区)。7个县(市、区)中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南漳县武安镇、保康县马桥镇等10个镇入选全国重点镇,谷城县石花镇跻身全国千强镇,枣阳市吴店镇入选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县域企业累计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6个,占全市总量的54%。宜城市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及国家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化试点、襄州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枣阳市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等一批全国、全省试点示范工作进展顺利,集体林权“三权分置”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3三是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淘汰“三高一低”企业,骆驼蓄电池、襄大农牧等一批企业转型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0%;7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32.9亿元,同比下降0.6%;资产负债率46.4%,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9.3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12.5天,比去年同期分别缩短0.5天、0.3天。 民生福祉在统筹发展中深入融合。 1一是城乡一体协调推进。使用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棚改”贷款,改造棚户区房屋套,其中县(市、区)改造套;蒙华铁路、汉十高铁、郑万高铁建设快速推进,襄北编组站改扩建完工;麻竹高速襄阳西段、保宜高速襄阳段建成通车,建成一二级公路公里、农村公路公里。22.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基本建立。 2二是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绿满襄阳”提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新增省级绿色示范乡村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28个。保康县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国土绿化现场会在老河口市召开;谷城县先后关闭非煤矿山8家,宜城市海宜生物、东方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控系统。 3三是精准扶贫精准发力。全市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户,减少贫困人口11万人,出列贫困村个。宜城市18个贫困村、1.06万人脱贫出列;枣阳市减贫4.54万人,4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老河口光伏发电、梨桃种植、水产养殖、特色旅游等产业扶贫项目在33个贫困村落地开花;谷城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个,6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 襄阳日报全媒体发布 来源:襄阳经信委 编辑:小7 赞赏 长按盖博士白癜风遮盖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白癜风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