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04- 江南印象·麻溪排帮 导读: 在历经千年的茶马互市中,安化黑茶大部分都是在江南镇的麻溪入资水,经益阳,过湘阴,入洞庭。年复一年,撑排的汉子们把安化的黑茶运送出去,因此也催生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麻溪排帮。在江南镇的茅坪村,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祖祖辈辈靠竹排维生。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汽车轮船的出现,用竹排运送黑茶的历史早已远去。但是在江南镇茅坪村,放排之风犹存。今天的江南印象播出第三期《麻溪排帮》。 江南印象 江南印象·麻溪排帮请您欣赏! 镜头里这个正在做竹排的人叫做贺国云,今年60岁,做竹排是他祖传的手艺。 江南镇茅坪村村民贺国云:我们麻溪排帮,看着这火排子容易,其实当中的奥妙相当大。它有很多的东西要选择,一个要选竹子,二要选择师傅,要做得好,排就好用。 竹排看似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制作一张竹排要耗时三个月,其中的工序繁多且有诸多讲究。原材料要选取当年生长的竹子,最佳砍伐时间在10月到11月份,超过11月份竹子就变老了,容易裂开,浮力也会变小,不适宜做竹排,下次就只能等到来年的10月份了。 竹子砍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外表的那层绿色皮去掉,这被称为“削青”,“削青”后要风干一个月才能进行下一步制作。因为在制作过程中要经历三次火的考验,所以竹排也叫火排。竹子在经过削青、量尺、阴干、火烧、浸泡、捆绑等70多道工序后,一张竹排才真正成型。 江南镇茅坪村村民贺国云:茅坪排帮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因为当时的茶叶很丰富,需要运出去,大家就成立了这个排帮。 在运送安化黑茶的过程中,顺水而流无疑是一条省力的捷径。在历经千年的茶马互市中,安化黑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经资江运往洞庭湖,再转运湖北沙市,经襄樊、老河口至泾阳、晋阳、祁县,然后销往西北边陲。因此,也就形成了安化茶马古道与其他地区茶马古道截然不同的“船舱马背式”的独有特色。 在排帮运货的繁盛时期,会有上百张竹排同时从麻溪河出发,场面格外壮观。撑排的汉子叫做“排古佬”。 原县政协主席安化黑茶文化研究者伍湘安:根据镇志记载,江南这里的码头,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码头就有14处,现在仍然保留了6处比较完整的码头。十九世纪运茶的码头,运茶的脚帮,现在叫做搬运工,有多人。到年的时候,还有多人,所以这里的茶叶是比较兴旺的。 运一次货,往返大概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路途中不仅需要风餐露宿,谨防强盗,还要随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卓绝的抗争,所以每次排帮要出发运货前,都会祭祀水神,以保出行平安。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竹排逐渐退出了运输舞台,但茅坪人放排之风犹存,这项手艺也流传了下来。为了保护和传承先一辈留下来的东西,同时也是为了旅游发展的需要,在江南镇政府的支持下,茅坪村又将排帮组织了起来。 茅坪村村支部书记陶志高:麻溪排帮是老一辈用来托运黑茶的,我们现在在做一个排帮的开发,做一个旅游项目,经过年的一个试运营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体验过的都感觉比较良好,以后我们要把这个做强、做大。 沿岸青山苍翠,坐上古朴的竹排,“排古佬”轻点竹篙,竹排就已到清澈的麻溪河中央。放排顺流而下,两岸青山起伏,楠竹随风起舞,嘶嘶有声。悠悠千里水路间,时而舒缓自在,时而奔腾惊险。游客置身排上,既能感受古老排帮的悠扬历史气息,同时也能怡情山水之间,感受麻溪竹排给人带来的自在和心动。麻溪排帮正以其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山水风光吸引着四方游客,成为茶马古道上又一亮丽新景点。 作者 李志贤邓鸿瑶 编辑 张兰 责编 李志贤 蒋蕾 主编 夏庆之 主流媒体权威发声 白癜风症状及治疗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