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湖北日报》分别在1版、2版时政要闻、11版经济纵横3个版面刊发《抢救调水工程文物》、《废电池新产业》、《老河口经验登上中国PPP论坛》三篇图文稿件,对我市积极支持鄂北水资源配套工程文物发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PPP改革等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报道,开创了我市对外新闻宣传的先河。 8月10日《湖北日报》1版图文:抢救调水工程文物湖北日报讯昨日,老河口市袁冲乡纪洪村,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文物保护考古现场,来自四川大学考古学系的团队正在对一处东汉时期墓葬进行保护性发掘。据了解,这次考古工作是湖北省继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考古大会战”,共涉及沿线文物点44个。来自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15家考古单位、近名考古工作者奋战在各文物点,田野工作预计9月底结束。(记者李溪视界网刘兵赵胜摄) 8月10日《湖北日报》2版图文:废电池新产业湖北日报讯昨日,位于老河口市的骆驼集团楚凯冶金有限公司6万吨/年试剂硫酸项目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对工业酸平衡槽进行试生产前的最后调试。该项目总投资万元,依据循环经济理念,以电池废酸液为原料,制得高纯度的试剂硫酸,预计可实现年产值万元。(记者李溪视界网刘兵赵胜摄) 8月10日《湖北日报》11版:老河口经验登上中国PPP论坛湖北日报讯(记者陈岩)4日,老河口中心客运站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装修和绿化。这个PPP项目(编者注:PP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缘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去年1月“牵手”,迅速动工兴建,今年10月将交付使用。 该客运站项目占地亩,由老河口市政府提供,顺通公司自筹、融资1.7亿元,建设客运站、四星级酒店和大型商场。双方约定,企业投资兴建相关项目,政府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同时将老河口城乡客运班线和公交线路整体转入顺通公司经营,项目在合作期满后由政府回购。 与一些地方PPP项目多是收益率低的公益、准公益类项目不同,老河口市优先把盈利预期较强的优质资源拿出来,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形成了示范效应。智慧城市、新一中、循环经济园等13个“靓女”项目先后“出嫁”,总投资达64.24亿元。 PPP成为撬动民间投资的新力量。上半年,该市民间投资完成95.7亿元,增长13.2%。截至目前,该市转化陈埠港区综合码头等6个存量项目,筛选G河谷汉江公路大桥等22个项目进入PPP项目库,总投资.95元。其中,6个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5个项目入选省财政厅第3批PPP示范项目。 今年初,国务院专门下发通报,表彰老河口在对接国家有关政策方面成效明显,同时配套6条措施,包括财政沉淀资金支持、调度资金支持、债券发行直通车、奖励建设用地指标亩等。6月底,老河口市作为全国唯一应邀发言的县级市代表,在青岛·中国PPP论坛上介绍关于PPP模式的探索经验。 9日,《湖北日报》还以《仿海水养殖》为题,对我市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进行了图文新闻报道。 8月9日《湖北日报》7版仿海水养海鲜湖北日报讯昨日,老河口市薛集镇潘洼村,一座并不起眼的温室大棚内,水云天农业科技公司人工配置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长势喜人。该公司引进沿海地区的先进养殖模式,预计南美白对虾亩产可达公斤至公斤。(记者李溪视界网刘兵赵胜摄) 赞赏 长按白癜风的前期症状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