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不仅有华山、兵马俑等景点其实 周边就有一座古城 低调不惹眼,却藏着美景无数 旬阳·蜀河古镇 旬阳县蜀河镇镇位于旬阳县太极山城以东53公里处,北倚巍巍秦岭,南傍依依巴山。它就像藏在深巷里的一位女子,纯净、质朴、干净、韵味十足,一旦你来,她是你的最爱。 蜀河为古蜀国所在地,汉时置县,中兴于明代,繁华于清朝中末,续写的是汉江黄金水道上的传奇,因其所处地域优势,便是鄂、陕、川三地物流交汇的重要中转集散之地。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进入古镇,就是一个感觉,穿越到了当时的历史,感触感慨曾经……它建在山坡上,下面是蜀河水在流淌,现在蜀河水在下降,山坡下便有了一条公路及路两边的商铺,形成了今天的蜀河镇。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由于远在深山,这里的古建筑难得大都保存完好,有着深山中罕见的明清时期古镇风貌。 摄影/朱文鑫 物流的畅通,带来文化的交融,各地商贾纷至沓来,修建会馆,成为各地乡党们拉帮结派、倾听乡音的场所。 井形的巷道编织着这里居民的幸福生活,于是古蜀河便逐渐发展成为汉江上游的商业重镇,这里历来帆樯林立,商贾云集,商贸发达,且江河交汇形似汉口,有“小汉口”、“汉江小都会”的美誉。 古镇的墙残垣轮廓尚在,古镇因商而兴,有“八大字号”、“六十九家商铺”闹红蜀河之说。 这里一砖一瓦的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历史。穿行在古街的阡陌巷道,足音叩响青石板的小巷,指尖滑过已经历经了千年风霜的页岩,目光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起起落落,岁月的痕迹便在眼前一一划过。 历史的厚重从小镇的每一处土地,每一个院落的罅隙里透露出来,站在一座座远古留下来的老院落里,闭目寻味仿佛还能感觉到这座古镇昔日的辉煌。 大名鼎鼎的黄州馆具有浓厚的南派建筑风格。全部殿宇均为清代砖木结构建筑,旖旎美观,且不失庄重大方。 位于蜀河街后坡,坐西向东,背依山坡,南傍汉江,面向蜀河,俯瞰蜀河老街。自前向后作台阶式上升,分别建有门楼、乐楼、拜殿和正殿。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建筑虽是分期造作,但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古戏楼依旧还能使用,相传金匾上“鸣盛楼”三字是武昌一状元的手迹。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这里的路虽然不好走,也正因为如此,古镇没有添加任何人为后期加工的痕迹。看惯了城市的车水马龙、钢筋水泥,深山古镇的慢节奏生活,满满的都是安逸。 黄州是中国颇有文化品位的地方。她因有“赤壁”,有苏东坡而名扬四海,又有被人们吟诵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名词佳句而著名。 黄州人移迁蜀河定居经商,在蜀河营建会馆,彪炳史册,原本历史与文化深厚的蜀河镇,因此又更加有了名气。 走到古镇古渡口上崖就是杨泗庙,杨泗庙虽然叫庙,但却并不是庙,而是船帮会馆。 清初以来,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商贸流通发达。因蜀河是汉江上游重要交通要道,故成为陕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 往日这里水运极为兴盛,船楫连接数里,日泊大小船只几百艘。南货至此北上柞水直至西安,北货至此装船南下至老河口到武汉等地。 于是船主和船工集资在蜀河口修建古雅壮观的“杨泗庙”作为议事和来往聚会、休息场所。 大门右侧是著名的朝阳古洞,该洞修建于乾隆年间。洞里深不可测,据说清时期有名医在这里隐居。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除了黄帮黄州馆、船帮杨泗庙,这里还有很多老院子值得一看:陕帮三义庙、回帮清真寺、江西帮万寿宫、武帮武昌馆……那些留存的青砖黑瓦就是昔日辉煌的岁月的印迹!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有一家叫弘道客栈的旅馆,就像是过去的驿站,是一家全仿古四合院。弘道就是古镇曾经的一个地名,客栈再现了古镇的文化气息。 当地群众到现在还会用骡子作为运输工具,询问得知,因古镇依山所建,地势陡峭,一些货物运输还是要骡子运输。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每逢过年过节,烧狮子成为走街串巷的保留节目,祈祷来年平安、红火,好不热闹。 蜀河古镇是需要慢慢去体味的,行走在古街的青石板上,随手可以触摸到已经历经千年的页岩。就如同这里生活的人一样,平静而知足。 除了数不完的美景 西安还有很多特色的美食 同样不容错过 1.凉皮 陕西的凉皮有好多种,秦镇米皮、岐山擀面皮、汉中米皮各个都是诱人的主儿。在西安无论是高级餐厅还是街头小贩都能看到凉皮的身影!西安街上贩卖的凉皮,米皮白且透亮,蒸笼有多大就能蒸出多大一张,蒸好后一张与一张之间略抹熟菜油,然后一层层摞起来,堆在案头如同招牌一般。吃的时候小贩会直接将米皮切成筷子般粗细,然后放上盐、醋、特制的调料水、配上豆芽等小菜,最后用勺子挖一大勺辣椒出来,红红的,油油的,一起淋到皮子上。这样的凉皮咬一口滋滋冒油,那种香辣透心、鲜美爽口的感觉实在过瘾! 2.肉夹馍 肉夹馍可是陕西的著名小吃,不仅味道好,而且一个就能吃到饱。樊记腊汁肉夹馍可以算是西安腊汁肉夹馍的代表了!肉是用腊汁肉,极为酥烂,滋味鲜长,肥肉不腻口,瘦肉不柴不油。汤汁用熬制的老汤。夹肉用的馍必须是特制白吉馍才正宗,这种馍口感极酥,味道绵香。要是在刚出炉的白吉馍中夹入少量的腊汁肉,绝对是馍香肉酥,回味无穷啊! 3.牛羊肉泡馍 西安的牛羊肉泡馍非常出名,是当地的著名小吃,历史悠久,古时候被称为"羊羹",是一种难得的滋补佳品。风味特点是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在回民街上大大小小有好多家泡馍店。 4.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是陕西关中民间传统的风味面食。关中人最基本最普通的面食,除了蒸馍,恐怕就是“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biangbiang面的特性,通常是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陕西十大怪中“面条像裤带”就是指这种面。关中有个名谣:“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挂麻谈糖,推个车车逛咸阳”,就是来形容这个字的 5.葫芦头 葫芦头历史悠久,是西安城内有名的小吃。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象葫芦,因此叫葫芦头。葫芦头的特点是:馍块洁白晶亮、软绵滑韧,肉嫩汤鲜,肥而不腻,醇香扑鼻。葫芦头泡馍所使用的饼和羊肉泡馍的饼稍有区别,质地松软一点,掰成的块也相对大一点;吃的时候汤浓味醇,油香适口,老幼皆宜,即是佳肴,又是上乘补品。配上泡菜更是爽口。 6.石子馍 石子馍是陕西关中地区流行的风味食品。因其是将饼坯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又称砂子馍、饽饽、干馍。由于它历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馍历史非常悠久,石子馍具有明显的石器时代“石烹”遗风。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这种馍是用上等白面粉,放入油和盐(糖),有的还加入鲜花椒叶,制成馍坯,烙制而成。具有油酥咸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携带方便。 7.荞面饸饹 荞面饸饹被誉为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齐名。饸饹,古称“河漏”。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作汤饼。饸饹,因多用荞麦面制成,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是陕西著名的面食小吃之一。吃的时候可以加入肉汤、素汤、杂酱等汤料拌食。 8.卤汁凉粉 说起卤汁凉粉,那可是西安特色美食,单单一个回民街,就有大大小小不下三十家的卤汁凉粉店,要说最有名的,就属大皮院宏顺祥家的了。从名字就能看出打卤汁和凉粉一起吃的叫卤汁凉粉。这卤汁凉粉吃的时侯有讲究,绝对不能搅,要像吃泡馍一样从边上慢慢“刨”着吃,一口口吃下去,味道层次分明,实在是一场味觉的享受。到了夏天再配上一杯冰镇酸梅汤,口味纯正,清凉解暑! 9.甑糕 甑糕历史悠久,是关中地区的风味小吃,又名水晶龙凤糕。从名字就能看出甑糕是由甑锅蒸制而成,以糯米、红枣为原料,相间叠放,铺三四层。用大、小火蒸熟。色泽鲜艳,红白相间,粘甜味美。西安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甑糕摊贩,远远的就能闻到糯米的香味。因为软糯香甜、热量又大,很多上班族还把甑糕当做必不可少的早餐。 10.涮牛肚 涮牛肚是很有特色的陕西小吃,在西安大街小巷都有售卖,小到地摊,大到连锁店,都有这种经济实惠的美味小吃,很受各位食客及当地人喜爱。涮牛肚涮烫的做法历史悠久,把新鲜的牛肚肉切成片,用竹签穿起来,在高汤里煮熟,然后蘸上由的芝麻酱、辣椒酱、各种调料做成的汁子,浓香筋道,美味又可口。 11.锅盔 现在流行的锅盔有两种,一种是军屯锅盔,也是最传统意义上的锅盔。一团熟面被师傅左抛右翻的拼命砸打一番后,在案板上拍成长条状,依次抹上菜籽油,鲜肉馅(猪肉或牛肉),翠绿的小葱花,再合成圆圆的一块面饼,放在铺满热油的铁板上煎得两面金黄。只要不怕烫,对准还在“滋滋”冒油的锅盔一口咬下去,外焦里嫩,肉香葱香,入口化渣,也许会让你叫上第二个。另外一种锅盔是用上好的面粉做成白面馍馍,里面夹各式冷菜,亦荤亦素,种类很多:酱汁卤肉、麻辣肺片、五香大头菜、凉拌三丝、红油耳片、青椒回锅肉、烂肉豇豆 12.麻花油茶 今天我要为你们介绍的这道早餐叫"油茶麻花"它在古城传统的小吃中并不特别耀眼和抢手,但是多年来它却凭着自己清淡醇香的口味与柔软细腻的口感,在古城西安的大街小巷镌刻下了自己古老的印记。油茶麻花这道普通的早餐,陪伴着古城西安的男女老少走过了无数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早晨,也在大家的生活中留下了独一无二的美好印象。香气扑鼻的油茶中浸泡着柔软可口的麻花,洒上芝麻、五香花生与黄豆,这就是古城西安的油茶麻花。通常老人与小孩都是以一碗油茶配一根麻花作为早餐来享用的,而饭量大的小伙与中年人则是以油茶配上两三根麻花来享用。 13.冰峰汽水 冰峰是一种甜甜的桔子味汽水,玻璃瓶包装,和充斥在市场上的国外饮料相比,外观朴素,似乎无过人之处。可是它在西安本地可是非常出名,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西安人没有没喝过冰峰的。在西安无论何时都能看到当地人一碗凉皮,一瓶冰峰,吃着烤肉,喝着冰峰的景象。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