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史上,有过一期女生——黄埔军校第六期女兵队。 那时,北伐军占领武汉,国民政府随后迁都武汉。年秋季,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迁入武昌长街两湖书院旧址;10月,在全国各大城市登报招收男、女新学员,投考资格规定为中学毕业或同等学历。 黄埔武汉分校的代校长是邓演达。恽代英任政治总教官,分管女生队。徐向前任政治大队第1队队长,陈毅是军校的文书。 年初,有名女生入学,加上南湖学兵团30名女生并入黄埔军校,女生队扩大为人。她们多半是中学生,籍贯以四川、湖南和湖北的较多,有的已当了母亲,有的还缠过足,年龄从18岁到30岁不等。年2月12日,黄埔军校第六期开学。女学员一律留短发,穿深灰色军装,紧束着腰带,戴着军帽。军校纪律严格、节奏紧张,军号一响,学员们就得马上起床、穿衣、梳洗,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摆在木板床中央,10分钟收拾完毕后进行操练。她们从早上5时半起床,直到晚上9时半睡觉,每天8堂课,中途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年夏,女兵队组建3个月后,跟随叶挺率领的部队参加了讨伐叛军夏斗寅部的远征。女兵谢冰莹在途中写下著名的《从军记》,轰动全国。 打败夏斗寅后不久,女兵们就从军校结业了。 年8月1日南昌起义,有30位女同志参加,大多是黄埔军校女生队学员,少数来自何香凝办的妇女训练班。这30人,是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一批女兵。她们中,出了不少巾帼英雄。 游曦(-)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原名游传玉。年考入重庆女二师学习,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冬,考入重庆中法大学学习,入学不久即转为中共党员,并担任党支部委员和共青团中法大学支部书记。年4月任重庆市妇联宣传部主任。年底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武汉分校解散后,随叶剑英等领导的教导团南下,参加了广州起义,任第4军军官教导团女兵班班长。在广州长堤战中牺牲,年仅19岁。胡兰畦(—)四川成都人。早年毕业于成都毓秀女子师范。年参加北伐,年秋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女生队。曾在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工作,被誉为“蜀中女杰”。年被蒋介石点名驱逐后,任宋庆龄的军事参谋联络官。年赴德留学,加入德共,被判刑入狱三个月,出狱后到法国写下了《在德国女牢中》一书,遂名扬世界。几年后去了苏联,年回国,担任何香凝的秘书。抗战开始后,组织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在前线服务4年,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第一位女少将。年任贵州日报社社长,年后在北京工学院工作,后被打成“右派分子”。平反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京剧剧本《大战东林寺》,长篇《胡兰畦回忆录》等。 赵一曼(—)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春任珠河县铁道北区区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同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负伤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年8月28日英勇就义。 胡筠(—)湖南平江人。年加入中共。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北伐时任叶挺独立团政治处宣传员。后任红16军独立团团长等职。年1月被王明左倾路线执行者以“反革命”的罪名秘密杀害。年,中共七大追认其为革命烈士。谢冰莹(—)湖南新化人。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从征间隙完成《从军日记》。年夏,与潘漠华等共同筹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京分盟。九·一八事变后,从日本返回,参加救亡运动。年1月与鲁迅、茅盾等43名左翼作家在上海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呼吁全国人民愤起抗日。年在西安主编《黄河》文艺月刊。抗战时期曾组织战地服务团,李宗仁在老河口的战区司令部授予她少将军衔。年到台湾从事教学和创作,年移居美国旧金山。曾宪植(-)湖南双峰人。年入武汉分校学习后,参加广州起义。同年与叶剑英结婚。年加入共产党,年被捕,获释后留学日本。年回国。年在武汉《新华日报》社工作,年转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担任交通联络工作。年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后在中央敌工部工作。年春。随中共代表团到重庆,先后任邓颖超秘书、南方局妇女组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妇联副主席。 危拱之(—)河南信阳人。原名危玉辰,又名桂元。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在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曾在广东担任《红军生活报》编辑。年到苏联学习。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担任瑞金红军学校俱乐部主任,并创办瑞金高尔基学校。曾因“托派”问题被开除党籍。年参加长征。长征结束后恢复党籍。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地下工作。年与叶剑英结婚,后离异。年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被诬为特务,以自杀以示抗议(未遂),后来才甄别平反。新中国成立前后,任赤峰市委书记,但不久因患肺结核失去工作能力。“文革”中惨遭迫害,长期瘫痪卧床,年2月于北京不幸去世。黄杰(—)湖北江陵人。年,因反对包办婚姻出逃武昌。年考入黄埔军校。年初入武汉分校女生队。年入党。曾任中共松滋县委书记,领导松滋九岭岗农民起义。年7月与曾中生(钟圣)结婚。年五·一节,化名赵映华的黄杰在上海被捕入狱,判刑2年半。出狱后辗转到香港与组织联系。年曾中生在红四方面军受冤遇害。抗战期间曾主持延安保育院工作。年5月4日,黄杰与徐向前结婚。年在北京病逝。 宋绮云(—)江苏邳县(今邳州市)人。年11月考入黄埔军校。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0月,宋绮云与徐林侠结婚。年秋到北平,在北京大学文学系旁听。年12月,宋绮云到河南杨虎城部队,担任《宛南日报》总编辑。年夏,被任命为十七路军的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西安事变前夕,参加草拟张、杨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等文件。事变发生后,宋绮云在《西北文化日报》上介绍事变的起因和经过。年11月,党组织派宋绮云到晋西南孙蔚如第四集团军总部任少将参议,继续从事统战。年底,宋、徐及幼子宋振中被军统特务逮捕,囚禁八年。年9月6日宋、徐夫妇及幼子与杨虎城父子一起,在重庆松林坡遭杀害。张瑞华(—)河南信阳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初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学习。参加了广州起义。曾在中共广东省委、顺直省委、中共中央机关做党的秘密工作。年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年秋经党营救出狱,于年夏到达陕北保安,后历任陕甘宁省委组织部干事、省直属机关党总支书记。次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陕北公学党总支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分局、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局妇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组织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副处长。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中纪委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黄静汶(-)湖南湘阴人。年参加革命工作,年初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学习。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阴妇女协会干事、中国革命互济会援救部部长、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乡村服务队指导员,《现代妇女》杂志编辑。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妇联副主任、卫生部妇幼司副司长等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aohekouzx.com/lhkstc/115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