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荆门相距仅公里,两地自古以来交流密切,互通有无。近年来,两市相继在农业、矿业、工业等方面紧密跟进,均取得优异成绩。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的经济成绩稳居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二位,一直是兄弟市州们及周边学习和“赶超”的对象。襄阳的强项是汽车产业,这是上世纪襄阳第三次腾飞的支柱。80年代,襄阳抓住了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乘用车搬迁机遇,从“二汽”总部之外的配套产业第一城向全能型汽车城顺利转型,生产多种品牌中高档汽车。其中,我国第一辆富康品牌汽车就是在襄阳组装的。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襄阳汽车品牌越来越多,蓝鸟、天籁、楼兰、英菲尼迪、奇骏等一款款车型先后下线……年襄阳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获批。此前,国家科技部批准了武汉市江岸区、襄阳谷城县等地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像襄阳这样整市推进的,在湖北省是第一个。年,襄阳市发布《关于加快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晰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路径。两年后,荆门喊出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口号。年襄阳整车产量达32万辆,实现产值逾亿元,排名全国车城第八位。年,长城汽车荆门整车生产基地项目签约,占地面积.07亩,预计总投资60亿元。今年4月14日荆门汽车产业招商推介会共签约汽车产业配套项目15个,总投资32亿元。目前长城汽车荆门整车项目可在7月份试生产、10月份量产,仅此一个项目未来就将形成年产约3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据荆门官方介绍,该市汽车工业起步于年。相比十堰、襄阳汽车工业晚了半个世纪,面对周边的十堰、襄阳、武汉、随州等汽车工业强市丝毫不惧,反而斗志十足,从进入汽车工业时代开始,荆门在汽车领域搞出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式”的大动作,引进大量传统和新能源汽车企业,无数的配套企业(如知名轮胎公司)朝它聚集,硬是在“夹缝中”开辟一片新天地,将鄂北汽车工业走廊引以为傲的优势产业几乎全数纳入,低调的为汽车产业链延链扩群,大步向为汽车强市迈进,现已经建设成颇具影响力的汽车工业城市,只待整车项目按计划投产发力,一举冲进省内四大车城行列,崛起之速不谓不快。毋庸置疑,荆门最先超越湖北老牌汽车强市是随州,下一个暂时还轮不到十堰,毕竟全国中重卡之都驻守的“国之重器”所在地。反而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在汽车工业领域堪称“大咖”的企业多集中在配套方面,如车桥、电池、轴承等零部件,即使(合资)发动机厂占有一席之地,面对高手云集的同业,也难与玉柴、朝柴、云内、锡柴等发动机企业及新能源发动机厂分出绝对优势。襄阳与省内兄弟车城相比而言,优势就是汇聚完整的产业链,劣势是缺少行业一类支柱企业及一线车企研发生产企业,大多数依托于本地传统“巨无霸”车企,在瞬息变化的时代虽有雄壮的外表,却缺乏精干的内腹。加上新生车企和民营车企与之分食汽车市场的蛋糕,过度依赖本地老牌车企为可持续发展带来难以进步、不进则退的被动局面。尽管十堰乘用车领域偏弱,但整体内核可抵御潮流。十堰商用车的占有率,同类主业的城市无法比肩,附加多功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及知名配套集群,上升前景明显。至于随州,它拥有回报率超高的特种车产业,全国屈指可数也就几个对手,经历了资源整合、升级改造后,实力更加强悍。唯独汽车品项单一,与常用车不能相提并论,即使被荆门超越,也无法改变特种车领域龙头地位。 综合而言,湖北地市级汽车产业最全面的是襄阳,最薄弱的也是襄阳,它是样样有,但都不是独一无二,缺少行业领军企业。如日系车,产地还有广州、郑州,武汉也即将产出;再如发动机,国产、合资品牌遍布天下;再再如电池、轴承,替代品较多或竞争力待加强……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点话语权的车桥,可惜依赖度太高。每当狂风暴雨来临,这些细分领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急需从大向强转型,做强本土制造,最有潜力的就是车桥和电池。电影里有句台词很经典:“人一定要靠自己。”这几个字非常适合襄阳,借鉴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全产业链,组建全门类汽车研发制造集团未尝不可,借此引进或培育牢靠的产业链。亦或者与欧美车企合作,多向发展,旱涝保收。 除了汽车工业,荆门的农业也展现出技压群雄的一面,即使是省内农业“一哥”襄阳,似乎也难有招架之力。年开始,襄阳率先获评为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和20个商品粮基地市之一,这两项殊荣为襄阳稳居“湖北农业第一城”立下大功。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百亿斤大关,成为长江流域首个百亿斤产粮大市,湖北农业第一城地位更加巩固。年襄阳“中国有机谷”上升为省级战略,“中国有机谷”规划范围包括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老河口市,总面积.0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有机农业富集区。连续举办汉江流域最大的农博会,基本建成中西部地区区域性现代化农业中心。理论上荆门农业强市建设起于年,作为农业界新的成长城市,发展迅速。年“屈家岭·中国农谷”总体规划通过国家农业部审批,年湖北省正式启动“屈家岭·中国农谷”项目,面积平方公里。年农业部认定了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荆门市是全省唯一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地级市,同期的襄阳仅有枣阳一个县级市入选。直到年,襄阳才上榜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此时的荆门已有争夺“湖北农业一哥”宝座的实力。年,荆门入选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位于屈家岭管理区和钟祥市,涵盖屈家岭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和钟祥农产品加工科技园两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年,襄阳上榜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位于襄州区双沟镇、张家集镇,面积约30平方公里,重点打造了农村新社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高效农业种植三大板块。 浅谈农业,襄阳获得一系列荣誉成就全省农业第一城后,荆门悄然而至,多次抢先拿下全新发展战略,如“中国农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等,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襄阳大而全、荆门小而精的产业格局,农业、汽车工业被荆门紧追不舍。还有矿业,抛开生态话题,在有赴港上市公司及特大型矿企加持下,也没能站上风。值得思索……另外,城市快速路、高铁等等,荆门也已追赶了上来。 由此可见,襄阳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还未匹配。只有湖北省进一步支持襄阳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完善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切实强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竞争力,促使省域副中心城市产业领先,才能实现湖北在鄂豫陕渝毗邻区和汉江流域获得更大发言权,以达到湖北全域崛起核心增长极作用,最终提前建成中西部综合实力前列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aohekouzx.com/lhkstc/115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