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湖北产业援藏又一招商引资成果——西藏通达电梯项目一期工程在山南市琼结县举行开工仪式,湖北省第九批援藏总领队李修武等领导出席开工仪式。 该项目是落户西藏的第一家电梯制造类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60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高层电梯试验塔、电梯轿厢生产线、总装车间、维保中心及附属设施等。该项目自年10月签约,预计年10月一期完工,实现一年内从签约落地到竣工投产,继续保持湖北产业援藏“加速度”。 开展新一轮对口援藏工作以来,襄阳市立足湖北、放眼全国,以精准招商发力产业援藏。针对琼结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出台完善了新的招商引资政策,积极探索实施“五找”工作法,大力发扬“店小二”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为招商项目提供精准化、全流程、富有温度的服务套餐,建立起“引进、代办、落地、投产、销售”一体化服务体系。 年至今已正式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个、总投资超过11亿元。 开工项目4个,其中已竣工投产项目2个。在途洽谈有望年内签约项目4个。 借助“飞地”招商引进商贸类企业14家,为琼结县创造税收多万元。 一“找”:找“巢”定心采取“筑巢引凤”与“腾笼换鸟”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引进企业的用地需求和建设规模,坚持宜选址征地自建则自建、宜租现现有厂房则租、宜共用厂房则共享的原则,一企一策为企业量身定造个性化建设和生产经营用地方案,有效盘活利用县域存量产业园区和闲置厂房。目前招商项目中有3家企业在援藏工作队帮助下“拎包入驻”县绿色产业园,从项目签约到投产周期不超过6个月。 如主营出口业务的西藏萨喜钦布藏毯公司年7月签约,10月份就实现生产设备入驻投产,解决了企业出口定单积压的燃眉之急。自年与西藏通达电梯项目投资方对接后,企业由于环境不熟和语言障碍,迟迟找不到建厂合适位置。援藏工作队充当选址“侦察员”,带着企业和部门拿着地图多处实地踏勘,最终选定理想地块,给企业用地吃下“定心丸”。 二“找”:找“路”顺心为解决内地企业到西藏投资落户遇到的环境、语言、特殊政策以及工作习惯差异等方面的困难,将襄阳招商服务办法引入琼结,项目无论大小均确定一名服务秘书,全程实行审批代办、陪办制,打通“堵点”、扫清“路障”,从签约到投产全流程保驾护航,为企业找到一条顺畅的建设路径,促进招商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 如投资5.8亿元的西藏“生命之水”年产百万吨婴幼儿饮用水项目在办理环评手续时,遇到了上级相关职能部门因机构改革职能划转导致的互为前置条件的审批“拦路虎”,多次沟通无果后一度产生了打道回府的念头。 工作队了解情况后迅速介入,陪同企业反复到上级职能部门沟通汇报并争取主要领导支持协调,促成以专题协调会的形式不到两天就拿到了环评批复,很快消弭了投资方怨气,坚定了项目上马决心,实现了该项目年5月达成合作意向、7月正式签约、10月中旬正式开工建设。 三“找”:找“人”舒心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家门口落户,但西藏琼结县农牧民群众受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影响,打不固定短工的多、八小时坐班打长工的少,“招工难”让入驻企业深感头痛。为此,襄阳市产业援藏工作将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同解决企业用工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积极性,甚至对初来乍到的企业招工实行“大包大揽”式服务,充当“义务招聘员”。 援藏工作队充分调动落地企业周边乡镇党委政府、各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专干力量,协调组织农牧民群众到企业参观体验、已在企业就业员工收入“现身说法”、免费组织群众技能培训并发放补贴、村组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