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8年前,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军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历经八年,最终取得了胜利。而在高陵区就有一批最让人值得尊敬的英雄群体——抗日老兵。 陕西省高陵县二十一位健在抗战英雄 七十多年前,为保卫祖国,高陵无数优秀儿女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抗战胜利后,他们历尽了万千艰辛与磨难。近六十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这些中华民族的铁血儿女,民族英雄,不为世人所知,始终被忽略。 曾经的铮铮战士,如今的耄耋老人,他们平均都在九十岁高龄,老兵在不断凋零。高陵当年参加抗战的万千优秀儿女只剩下这二十一位。所幸者,老兵犹在,我们尚有时间去向他们“还债”,送去后辈的歉意、崇敬和感恩。 董茂玉:年生,高陵张卜镇杏王村人。年参军,当年16岁,参加38军孙慰茹部队。当时师长赵寿山、旅长耿子介(高陵耿镇人)。一直跟着赵寿山参加石家庄、保定、娘子关、雪花山、中条山等战斗战役。身经百战,腿上脚上有伤数处。 李林学:年生,高陵张卜镇岩王村人。国民革命军第3军第7师21团4营9连战士。年冬,参加晋南冬季攻势作战。年5月,该军在中条山会战中,奉命坚守马村、距南村渡口。6月4日,该军被日军包围,伤亡惨重,军长唐淮源、师长李世龙重伤,第7师付出重大牺牲后突破日军包围圈,幸免被全歼。李林学死里逃生,与13名战友走了48天才过了黄河,帮3军一部接兵,当时13人中有高陵通远镇鱼家村鱼战胜,已故。 刘益智:年生,高陵泾渭镇梁村人。16岁参军,到国民革命军38军17师特务排,任排长勤务兵,驻防在河南偃师货义沟。后到49团4连2排,任副班长,见过赵寿山、孔从洲。后任刘侠僧(地下党员)警卫员5年。年7月17日起义进入解放区。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15军43师,解放后转业到云南昆明公安局工作,因工作含冤入狱,不久回乡。年平反,在高陵参加工作,年离休。 马怀革:年生,高陵张卜镇人。年到安吴青训班学习,年2月到延安联防司令部任通讯员,当时司令员贺龙,政委谭政。经常到晋西北太岳地区开展游击战,一直到年抗战胜利。年调中央党校九部学习半年,年冬调到关中分区武装工作队渭北游击纵队(淳耀总队),司令谈国帆。解放后到三原任公安队队长。年去西安学习,因不愿去青海工作回乡务农至今。 宋炳夏:年生,高陵鹿苑镇古城村人。年响应国家号召与72名高陵青年参加远征军,到西安受训几个月。年2月再到云南曲靖待命,后被派往缅甸,在缅甸和日军交战,亲自砍过鬼子的头。8个月后日本投降,再回国,随部队驻防到湖南。年任机炮连连长。年跟随程潜起义。年复员回乡。 王炳宏:年生,高陵药惠乡草王村人。16岁时参军到四川,在第7补给区司令部服役,驻地在四川内江双凤仪火车站,为抗战后期前线筹备运输补给,在解放战争时期部队在四川起义。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年复员回家。 王居智:年生,高陵张卜镇岩王人。年响应国家号召参加青年远征军,服役于师团2营5连2排5班,到西安受训几个月。年2月再到云南曲靖待命,年11月后直奔东北,任班长。接受日军东北投降善后事宜,护送组织日本侨民归国。后驻扎东北,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缴械,解放后回乡,自学医术,救死扶伤。 文启德:年生,高陵榆楚乡黄册村人。年参军,血染中条山,顽强阻击日寇,身经百战。抗战胜利后随部队到四川,任连长。年回家务农。 杨国勤:年生,高陵张卜镇东关村人。13岁从军,进入第八战区朱绍良76军第8师22团3营7连当兵,当时师长袁朴、团长方孝松、营长冯炳章、连长曾神森,参加了中条山抗战,退下来后到河南陕州、灵宝继续和日军作战,一直抗战在一线。年在潼关,腿和耳朵被日军炮弹炸伤后回乡务农至今。 姚志平:年生,高陵通远镇官路村人。16岁参军,军长董钊、师长谢福山、团长吴怀庆(云南人)、营长任凤奇(山东人)、连长朱建东(山东人)(黄埔14期),排长李庄、班长曹永方(甘肃人)(人地名都是音义)。年过黄河,日本炮弹打过来,二次再过,到中条山。五月份,在中条山休息一周,昼伏夜出,有野炮、平炮、迫击炮掩护,在韩城守大庆关(渡口),对面就是山西永济县。在东潼关(新民村)与日本人开过火。曾带队(全队12人)在中条山打游击两周,任中士班长。过河后曾抓获敌军三人,两名皇协军,一名日军,后将日军捆绑后推入黄河,两名皇协军收缴武器放还。 张崇兴:年生,高陵张卜镇人。13岁入伍,跟本村人38军35师团副团长张绍飞到部队,在团3营9连任连部传达兵,驻防大刘沟,参加了豫中战役。 张宏运:年生,高陵姬家乡高刘村人。年响应国家号召参加高陵72名青年远征军。部队番号为师团连3排,到西安受训几个月。年2月再到云南曲靖待命。年11月后直奔东北,为一等兵。参加接受日军东北投降善后事宜,组织护送日本侨民归国。后驻扎东北,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缴械,新中国成立后回乡。 赵万义:年生,高陵湾子乡西张市人。14岁到十九补训处服役,年1月到17师任勤务兵,参加了中条山抗战,战败营长张固荣牺牲,回后方,到灵宝又被抓到工兵第7团,去洛阳执行任务,炸毁七里河大桥,后部队撤回后方,到甘肃兰州,年9月25日在甘肃起义,解放兰州时期,和当地地下党有联系,带出兰州地图,为兰州解放立下功劳。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新疆屯垦、剿匪,任排长。在西北战场,营救过袁学凯(年授少将衔,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自己被炸弹炸伤,去苏联做手术,获得斯大林颁发的勋章。后由连副指导员转业到地方。年精简人员,回乡参加地方建设,任村党支部书记21年。 郑俊英:年生,高陵张卜乡原后村人。年参加川军团,第师师长李伦,团团长张光汉,1排排长郑子明(四川人),年1月在湖北老河口和日军作战,被困两月有余。后突围,休整于四川成都南的新津县。年又到湖北老河口接受日军投降,送日军战俘到南京、上海,后回乡。 杨春华:年生,高陵张卜东关村人。因母亲病亡,父子相依生活困难,在当地保长劝说下,当兵从军。从高陵出发到河南西部某地驻防。后到潼关守黄河大桥,长官是胡宗南。部队番号27军某师5连,未上战场和日军作战。年回家务农至今。 张志宏:年生,高陵张卜乡岩王村人。年参军,在工兵7团1营2连。在陕西潼关、朝邑、韩城驻防待命,后到河南洛阳、巩县驻防(工兵不参与作战,只修碉堡)。直至抗战胜利,到洛阳接收日本投降武器,此时部队驻防洛阳西宫,后部队向西进发,回到西安,在三桥住了几天,坐汽车在向西,经过乾县、彬县、平凉到兰州。听说部队还要向西到酒泉去。一批陕西兵在营部副官程景禄(咸阳人)的带领下,步行逃离部队返回家乡。 张清华:年生,高陵张卜乡岩王村人。年参军,和哥哥张志宏在工兵7团1营2连一起当兵,在陕西潼关、朝邑、韩城驻防待命,后到河南洛阳、巩县驻防(工兵不参与作战,只修碉堡)。直至抗战胜利,到洛阳接收日本投降武器,此时部队驻防洛阳西宫,后部队向西进发,回到西安,在三桥住了几天,坐汽车在向西到兰州,听说部队还要向西到酒泉去。跟着哥哥,步行逃离部队返回高陵。 吕玉彬:年生,高陵县文卫路小区。年参军,国民革命军16军22师,任书记员,在山西参加中条山战役,部队退下来后,守黄河,后在25师1团2营任上尉,少校。直到抗战胜利,年在北京随傅作义部队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回高陵教书育人,直到离休。 吉振乾:年生,又名吉正前,高陵崇皇坡底吉村人。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4月,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同年,到安吴青训班学习。年末,受党派遣到山西芮城抗日游击区工作,任牺盟会青年干事。—年,先后在西安二中、省立三中上学。年夏,到三十八军干训班做地下工作。抗战胜利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年初,随十九兵团入朝作战。—年,曾在志愿军司令部工作,任司令部机关党委办公室宣传助理员。年,授大尉衔,后晋升为少校。年,随军参加西藏平叛。年,任四川万县军分区武装部政委。年,任万县军分区后勤部政委。年离休,享受副师级待遇。 何胜:年生,原名何兴胜,高陵张卜镇人。15岁时由崇皇寺小学支部负责人樊霞生介绍,随延安返乡探亲的张克让到陕北参加革命。在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4月参加八路军,参加了“百团大战”。历任军委二局电台台长,分队长,副科长科长,中南技术局副局长,总参第三部处长,六局副局长,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年副军职离休。年9月被选为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届英模代表大会的列席代表。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年晋升为上校。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赵葆印:年生,高陵崇皇乡晏村人。年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年到陕北,在抗大八分校学习,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奔赴太行山参加抗战,曾任太行二分区二十八团一连指导员、特务连指导员,长期在敌后和日寇作战,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15军43师37团1营教导员,后任43师民运科长、直工科长,从中原一直打到云南。在云南工作期间,在地方政府的要求下转业,曾任云南昭通县委书记、镇雄县委书记、巧家县委书记。后任昭通行署专员、昭通地委副书记。年任云南省民政厅副厅长、厅长。现离休。 让我们再次记住高陵抗战历史上的“活化石”,记住这些曾经为抵御日寇入侵而参加抗战的老兵。他们理应受到我们崇高的敬意与尊重,他们也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与功臣。正是因为他们的奋勇杀敌,使中国的百姓少遭受了日军更残酷的欺辱与蹂躏。因此,这些血的历史是永远不能忘记的,这些血的历史也警醒我们所有人,要尊重抗日战争的历史。我们要让他们的事迹代代相传,并激励更多的中国人奋发有为,振兴中华。而且,要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现实。 关爱高陵老兵倡议书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等关爱高陵区健在抗战老兵,希望更多热心企业及个人加入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不忘前辈。 高陵人需要团结在一起, 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美好高陵靠大家! 活动报名方式 o 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