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晚年的汪爱枝,任然受到老河口观众的喜爱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老河口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二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汪爱枝,曾被誉为“鄂西北一枝花”。她年被毛泽东圈名代表“板车剧团”出访过日本。网   汪爱枝于年出生在湖北省老河口普宁街一个普通的小院里,几代人以“打剪子”为生。不曾想到,这个“剪刀”世家也是一个艺术之家,汪爱枝的太爷、祖父、父亲和兄妹们都酷爱戏剧,从小受家庭艺术的熏陶,汪爱枝也着魔上了戏剧。  年,街道组建了一个业余演剧队,年仅15岁的她便登上了舞台,演出的豫剧《刘海砍樵》,一炮走红。年,该剧被调往襄阳地区汇演,汪爱枝得了表演一等奖。襄阳地区曲剧团、京剧团都争着要录用汪爱枝,当时她所在地光化县不肯放人,便决定成立了以汪爱枝为台柱子的“光化县豫剧队”。

年2月14日,老河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克立带领文联、文化等部门主要领导,看望老艺术家汪爱枝(右)。   年丹江大坝截流时,她的成名剧目《刘海砍樵》被选去演出,时任中央财政部长的李先念观看了演出。隔日李先念到光化县视察,汪爱枝又去人民电影院为他们演出。   20世纪50年代末,老河口组建了光化县豫剧团。那时,下乡演出,乡村既没有上等级的公路,剧团又没有机动运输车辆,乡间也大都没有戏台,演出的服装道具运输、戏台的搭建,一直是个难题。经过集思广益,请木工设计,年剧团里定制了八辆板车。这批板车,拉上赶路运道具,铺开了晚上当床位,拼装后就是演出舞台。

上世纪七十年代,汪爱枝为观众演出传统节目

有了这个多用途的板车,他们下乡演出方便多了,无论城郊平原,还是边远山寨,都能看到《花木兰》《西厢记》《秦香莲》《窦娥冤》等精典传统剧目。   正当汪爱枝的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板车剧团”在乡间土壤上大放异彩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上演传统戏曲的豫剧团被视为封建余孽,被批为“拉着革命的板车,上演牛鬼蛇神的败类”。演员遭批判,旧戏被禁锢,衣箱被火焚,板车也被砸毁了。   不久,形势发生了变化。年在汪爱枝的带领下,剧团先后移植了《红灯记》《沙家滨》《海港》《龙江颂》《杜鹃山》等革命样板戏。“板车舞台”被再度搭建,剧团也确立了“人往农村走,戏往农村送,大戏集中演,分队轮流下”的文艺上山下乡基本思想。仅在年上半年,他们就上山下乡达天,跑遍了全县26个公社、67个生产大队,演出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河口光化豫剧团,用板车拉道具,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 年2月20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板车剧团”的长篇通讯《为工农兵服务的道路越走越宽阔》。同年8月,湖北省专业剧团工作会议在光化县召开,推广了“板车剧团”的经验,湖北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新闻纪录片《板车剧团》。随即,《文汇报》以《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剧团》为题,刊登了新华社拍摄的汪爱枝和她的“板车剧团”的巨幅照片。新华社、《人民日报》也先后做了专题报道。“板车剧团”的事迹传遍神州大地,主要演员汪爱枝也因此声名远播。   年3月10日,光化县豫剧团收到一封公函,汪爱枝被通知将代表“板车剧团”参加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使者”出访日本。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河口光化豫剧团,用板车拉道具,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   几天后,汪爱枝出发了,置行装,学日语,先到省里,再上北京。她见到了代表团其他成员:团长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王炳南,副团长是文艺理论家李希凡,成员有著名画家关山月,著名电影演员张连文,《白毛女》曲作者、作曲家翟维,“乌兰牧骑”的蒙古族女歌唱家金花,陕西农民画家柳绪绪等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位随团的记者告诉汪爱枝:“你们这些代表可真不简单哪!名单是毛主席亲自批阅的,毛主席在你们的名字上都画过圈哩!”   3月14日,赴日访问代表团乘飞机经上海飞抵东京,代表团在日本访问了18天,先后参观访问了东京、大坂、奈良、仙台、札幌等城市。   汪爱枝东瀛之行最难忘的还是与日本文艺界同行们的欢聚交流时刻,代表团先后与日本文艺团体“新制作座”、“齿轮座”以及年胡锦涛主席访问过的“松山芭蕾舞团”的艺术家们进行了友好交流洽谈。在“我们深入群众,和群众一起共同创作戏剧”的大幅标语下,汪爱枝演唱了豫剧《龙江颂》里江水英的唱段。她还和金花等人与穿着日本传统服饰的日本演员一道“打年糕”,扭秧歌,大家无拘无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光化豫剧团为农民演出《红灯记》。

代表团每到一地,日本朋友都向他们赠送纪念礼物,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意,大坂市市长给代表团成员每人送上了一把大坂“金钥匙”,奈良市赠送的是相关的纪念章,仙台送的则是鲁迅先生留学纪念册,日本女歌唱家小笠厚美都子还向汪爱枝赠送了她专门录制的新唱片――中、日两语演唱的《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   对中国代表团的来访,日本各大报刊、电台、电视台作了大量的报道。日本读卖新闻社的社长,还特别邀请代表团全体成员到他家做客。在《日本与中国周刊》的头版头条,还登载了一篇大块文章――《中国湖北优秀的板车剧团》,并配发了汪爱枝的一张照片。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次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aohekouzx.com/lhksjj/31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