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导读1月15日,老河口市委、老河口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意见对老河口全面优化城市新区教育做了新的布局。

按照“学校分布均衡、服务半径适中、服务人口合理”的要求,科学制定和完善与我市城镇化发展、主城区实际相适应的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结合市一中整体搬迁,启动主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努力改变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点不合理、校园面积小、建设标准低、运动场地和学生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以及“择校热”、“大班额”、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市区学校布局合理化、规模适度化、条件均衡化和教育优质化。

1、高中教育阶段。整体搬迁第一中学。年春季开学,市一中高一、高二年级搬至新校区。年暑假,高三年级搬至新校区,完成整体搬迁任务。扩建高级中学。按照市光年路向北延伸建设规划,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建后拆,先易后难的原则,向北、向东两侧扩建市高级中学,使其具备襄阳市级示范学校办学标准。

2、义务教育阶段。结合一中整体搬迁,优化城市新区教育布局,夯实义务教育的优势基础。

01

城区初中阶段

①第四中学整体迁至现一中校区。调整后,第四中学办成城区寄宿制初中,在校生规模为人,其中寄宿生控制在人左右(仅限老城区留守儿童),办成标准化初中。

②六中八中合并到现八中校区。合并后,现八中根据新城规划向东、向南征(扩)用地,并将国家发改委年和年两所学校的初中改造建设项目(万元)整合到调整后的八中校园内,将八中建设为南部新城的一所标准化初中。

③第三中学整体迁至现体育场。根据太平街改造开发项目规划及实施进度,将三中整体迁至现体育场校区,体育中心现有场地划给三中,扩建为城北的一所标准化初中。

通过优化城区初中布局,形成城北有三中、城中有四中、城南有八中的鼎立之势。

02

城区小学阶段

一是疏散老城区小学,减轻学额压力。①实验小学和现四中和平路校区作为实验小学校区(小学一校两区),基本达到标准化小学标准。②第四小学整体迁至现四中学府路校区。③第八小学和第四小学作为第八小学校区(小学一校两区)。④光未然小学结合太平街改造开发项目规划,适时迁至现三中两仪街校区。

二是扩建、新建新区小学,壮大办学实力。①扩建第七小学。针对花园路周边商住小区开发较多、学额增长较快的现状,将七小东扩13余亩,建成标准化小学。②新建1所小学。根据城市新区建设总体规划,在南部新城卢营小区附近,新建1所标准化小学。③扩建第九小学、童营小学。结合城东经济开发区发展实际,通过扩大办学规模、实施联合办学、师资力量倾斜等措施,提升第九小学、童营小学办学水平,创办优质教育。

三是整合秋丰路以北区域部分小学,促进均衡发展。①适时扩建第二小学。结合光化辖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在第二小学西南侧征地约20亩,作为学校扩建用地,适时启动扩建工程,将第二小学建成标准化小学。②改善洪山嘴江山城镇区域小学。太山庙教学点义务教育学生并入洪山嘴小学,太山庙教学点改办社区幼儿园;苏家河小学整体迁入原江山二中校区;江山片区其他学校根据生源情况做适当调整。

通过优化城区小学布局,疏散老城区人口和适龄儿童就学压力,化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的矛盾,形成老城区、赞阳新区和秋丰路以北区域布局合理、功能匹配、各有优质小学的犄角之势。

03

城区学前教育阶段

城区中小学布局逐步调整到位后,现五小、六中、光未然小学改办为独立幼儿园或集团幼儿园分园,满足该区域幼儿就读优质公办幼儿园的需求。

来源于

老河口网、图片来源于网络

千金难买学区房

赞赏

长按







































中科公益基金
白癲风最有效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aohekouzx.com/lhksjj/19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