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北拓,邓城大道已升级为市民熟悉的城市坐标,而紧邻邓城大道、被称作是襄阳城市之根的邓城,似乎渐被世人遗忘。作为曾经邓国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邓城建城远早于襄城、樊城。作为襄阳市最早的城市遗址,“邓城遗址公园”项目已纳入年城建计划,或将在年根据市政府安排启动建设。 年11月发掘的邓城遗址周边墓葬——黄家村西周遗址(资料图片) 高新区团山镇邓城社区,位于樊城西北方,曾是一个典型的城郊村落,而在约年前,这里是商周时期重要诸侯国邓国的国都所在地。 邓城一带不仅是襄阳人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保存为数不多的地标性古遗址。年,故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长达年的历史长河中,邓城有太多往事,待后人探寻...... 邓国故址碑杨克武摄 曾经繁华的都城邓城距今有约年的历史,是襄阳城市之根,也是襄阳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邓国周边有近千座古墓。已出土的各类文物中,有两万余斤青铜器,还有“上府簠”“邓公乘鼎”“吴王夫差剑”等重要文物。邓城遗址上,城墙、护城河等遗迹仍清晰可见。这一切,都佐证着这一方水土曾经的繁华。 从北宋至近代的史书、方志及地图中,不难寻到关于邓城的记载。 北宋《太平寰宇记》上云:“邓城(在襄阳)县北十三里。”《元丰九域志》中写道:“邓城,(在襄)州北二十里。”明清时期《襄阳郡志》《襄阳府志》《襄阳县志》和《湖北旧闻录》等均记载,邓城距襄阳城二十里。 从地图看,清朝《襄阳县舆图》《大清帝国全图》中标有邓城;年,日军在《襄阳县地图》中的邓城上标注出经纬度;年,桐柏军区司令部绘制的《襄阳县地图》中,标有邓城;年,襄阳首次利用航拍绘出的《襄阳县地图》,准确地标明了邓城的经纬度…… 年的邓城,呈正方形,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通往团山、樊城、邓州、老河口。 年,邓城除此四门外,有便门两座,分别是东门南侧的小东门、西门东侧的小西门。有护城河,宽二十余米。 城内,有东街、西街、南街、北街、柳巷等;有供城内生活用水的东城井和南城井;有唐宋时期所建演武场,清乾隆年间所建宁国寺等建筑。城外,东有黄龙沟、北有流水沟、西有大李沟、南有新开河,这些天然沟壑,成为邓城一道道军事屏障。 邓城数千年变迁邓城自西周建城,或为国都、或为县治所、或为镇治所、或为乡治所。数千年的变迁也促使襄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具考古、研究价值。 秦昭襄王元年(公元前年),在此设邓县。据清朝《襄阳县志》记载,邓城,汉为邓县,东汉建安十三年为邓城县,北周并入安养县。唐朝天宝年间改为临汉县。唐贞元年间移临汉县治所至邓城,更名邓城县。 南宋绍兴五年(年),邓城县并入襄阳县,由县降为镇。《宋史》载,宋金之战时,邓城成为南宋北方边陲小镇。《襄阳守城录》中记载,宋元之战,邓城作为蒙古大军围襄阳要津十城之一,以绝粮援。 明朝邓城为村,清初为镇;清光绪年以后,邓城为襄阳县北乡的一个方。 清《团练条规》记载,襄阳有团练七十二方,一方为一团,寨堡林立,邓城设寨堡,周边数十村以此为中心,团练结盟。邓城成为樊城和襄阳城的北大门和军事屏障。 年,邓城属襄阳县第二区望丰乡第十保管辖;年,襄阳县设区、乡、村行政管理体制,设邓城乡和邓城村;年,邓城为生产队;年,邓城属伙牌公社余岗管理区;年为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今邓城为高新区团山镇邓城社区。 历史留给襄阳人的宝地邓国历经22代国君,最终被楚国所灭。《左传》特别记录了这一段历史。但邓国为中国姓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邓氏的主要发源地,邓氏起源以邓城被楚占领为标志。 唐代《元和姓纂》记载:“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数千年风风雨雨,因政治、战争、灾荒等原因,邓国子民迁移至大江南北。 公元年3月,北魏孝文帝大举南侵,崔慧景、萧衍率军守邓城,北魏在邓城打败南齐军队,斩杀、俘虏两万余人。宋金之战,金国在襄阳之北迁移五万多人。 档案记载,年前后,邓城有张、董、郭、李、马、周、饶、武、王、韩、黄、石、赵共十三姓氏,城内却无邓姓人家居住。 如今,邓城居住着张、董、郭、李四大姓,户,人。这些居民相传,其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江西等地迁入此地。 年,邓城遗址被湖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6月25日,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by襄阳晚报 文字/王力明 图片/杨克武 编审/赵乾文编辑/吉莉 觉得不错请点赞,想看更多消息? 猛戳下方呀!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国庆专家会诊北京哪有诊疗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aohekouzx.com/lhksjj/18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