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辖3区、3县、3市,一共有78个乡镇。作者多年来已多次发布过相关县市、乡镇人口、土地、经济相关文章,现在进行年度更新,与数据进行对比性回顾。 一、户籍人口、3年增减3年来,62个乡镇人口减少(表中红字、负数),16个乡镇人口增加。减少的乡镇占了8成。78个乡镇总共减少5.7万。这是3年累计的结果,平均每年减少1.9万。相比于全市总共万乡镇人口来说,平均每年减少0.45%。 目前,谷城县城关镇14.8万人,为第一大镇。南漳县14.7万人,屈居第二。另外有谷城县石花镇、香洲区东津镇、樊城区太平店镇等6个大镇超过10万人,以及枣阳市太平镇、襄洲区双沟镇等入围全国前大镇。 信息来源:国家公开出版物,请参考下附图(表)。 二、土地面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单位是每平方公里人数,1平方公里=公顷=亩。 人口密度列:高新区团山镇人每平方公里,最为密集。其次为谷城县城关镇,人每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不算高。其余除了高新区米庄镇之外都低于人每平方公里。假设笔者这栋25层2单元2梯5户的大楼每户2人的话,可以住25*2*5*2=人。人每平方公里相当于全镇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栋这样的大楼。 人均土地列:人均土地与人口密度成反比关系。总面积包含山水林田湖草沙等,扣除道路广场市政等公摊面积才是私人的土地。我国耕地占全部土地约14%,常说的18亿亩红线=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土地12.5%。 三、乡镇工业下面是各乡镇工业情况,人口、厂店数据可以作为当地开厂开店、工作求职的参考。 谷城县城关镇、高新区米庄镇、高新区团山镇工业企业最多,说明营商环境优,工业基础好。上规模大工业企业方面,另有老河口李楼镇、襄州区伙牌镇、南漳县九集镇等排名靠前,工业实力强。近3年来,33个乡镇规上工业增加,24个乡镇规上工业减少,其余乡镇不变,总共增加79家规上工业企业,其中老河口李楼镇增加最多,工业发展最快。该镇位于汉江畔,靠近老河口机场,区位优势明显。 由于时间所限,本文就写到这里。大家对于各镇有何看法或补充呢?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