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导读:

说起年画,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贴年画是一种传统,一种习俗。年画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在汉族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而今天,这一伟大的瑰宝艺术正式登陆电商平台——淘宝特色中国襄阳馆,在网络上进行销售。

木版年画的襄阳史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年6月7日,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版年画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大大小小的产地有几十个。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传承了这一项民间艺术。襄阳老河口木版年画兴盛于清乾隆年间,这里曾经聚集了天下能工巧匠、画师和民间艺术传承人云集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河口成为区域的年画中心,影响力很大。生于年的陈义文老人现如今是老河口年画代表性传承人。

木版年画的传承之路

在老河口市有一条巷子叫做陈义文巷,这是以木版年画“唯一传承人”陈义文老人的名字命名的,而老人就住在这条巷子的逸仙斋里。老人经历过很多磨难,但是始终没有丢下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木版年画。在老河口甚至襄阳提起陈义文老人,都让很多人敬佩。虽然已至耄耋之年,但是老人制作起年画来还是十分娴熟。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继承者,老人的一双巧手下诞生了无数的年画作品。一刀镌就子午线,七色染成乾坤图。传统的木版年画沿袭千年的古法制作,有着复杂的二十几道工序。但是在老人的手里这一切已成自然。如今老人的孙子也正式入门家传技艺。

让年画走出博物馆才是真正的传承

然而,这个在清代民间有着旺盛生命力的传统工艺,正在渐渐遗失,遗忘在年轻人的记忆里。随着机器生产的方便,人们更倾向于去购买简单的纸质贴画。现代科技给人们的欣赏和视觉带来了新的亮点,也给民间工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陈义文老人的孙子陈洪斌说:“木版年画作为襄阳本地的特色工艺,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展示,着实吸引了不少懂画、爱艺术的团体。前来求画的主要是美术爱好者、收藏家们。而印刷厂生产印刷的年画批量大、效率高,传统手工印染的年画正在和群众脱节……”如今,很多民俗文化、民间艺品更多是走入了博物馆,供人们参观留恋,可是陈洪斌并不想这样,他希望的是让更多人的来了解它、让木版年画走入人们的生活,可是木版年画市场不景气,线下传统渠道的销售范围毕竟太狭窄。

创新,从网络寻求突破

年12月4日,襄阳供销蜂鸟的工作人员的再一次来到了陈义文老人的家里,通过前几次的接洽,供销蜂鸟和陈义文老人以及陈洪斌达成了共识,将木版年画放到网络上。

陈洪斌向襄阳供销蜂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几年前,我也曾在淘宝上尝试过,但是由于不太了解相关规则,导致进展不太顺利……”

襄阳供销蜂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作为襄阳地区的电子商务代表性企业,一直致力于发展襄阳本地的特色电商,牛肉面、黄酒等都通过供销蜂鸟的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市场。此次将木版年画搬到电商平台,就是想通过专业的网络渠道和销售方式将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老河口木版年画推向全国市场乃至更远的市场。

近些年来关于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优秀的文化精粹是值得很多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拯救这一民族瑰宝,让木版年画影响更多更广的现代人是我们亟需努力的事情,民间艺术走上网络,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传承。

如果你对中国的传统艺术感兴趣或者希望将此传承下去,那么请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银川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aohekouzx.com/lhkshj/37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