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人大里最优秀的师兄师姐们都在这里。 曹松林经济学院级本科 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 经济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第20届团长,将于年7月赴新疆塔城支教服务。 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立志,认识自己的理性 对于刚步入大学的同学们来讲,如何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方向,如何规划学习生活与学生工作,如何有效的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是很迷茫的问题,因此如何“立志”应当是万事开头难。 首先分享立学术之“志”。回忆起我刚入大学,很荣幸在久负盛名经济学院学习,可惜未能延续高中那般苦行僧的态度与习惯,很大程度来源于时间分配失衡和学习效率低下,可以说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加之经济学的知识体系丰富,而诸如政经、宏经、金融经济学等每一个分支都是经济学家们的研究精华,很难参透其奥义,很是茫然。 此时得到老师们的鼓励,勉励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知识的学习首先注重学科基础的培养,而后在深度学习中找寻研究的方向,再次持之以恒的探索,这个过程切忌急躁冒进、人浮于事。想起小时候父母常说的,没学会走就想跑那是不行的,要厚积薄发。 后来有幸在环境学院吴健老师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初中高级课程中惊叹于福利经济学大师们利用经济规律为解决资源稀缺和人类需求无限产生矛盾所提出的方法,从石磊老师在环境经济案例分析及环境管理体制分析等课程充分了解到我国的环境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实践中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努力,在此时我相信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志”,便是在环境经济领域踏实学习,因此我辅修环境经济学第二专业,并报送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 在本科期间我在诸多学生组织和社团都参与过活动,最后选择了奉献社会的“志”。得到老志愿者们热心介绍学校和学院长期开展的志愿服务,知道校园内外需要帮助的人和不被关怀的角落还有许多,于是,我参与“太阳村”服刑人员子女关怀,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等活动。是孩子们的笑脸告诉我,爱,其实是被需要;在长期与孩子们相处,我明白,爱,不仅仅是被无偿给予,更是公平与尊重。从此我的周三与周末便留下来跟着有经验的志愿者们做支教、社区、环保等公益活动,充实了我的时光,选择将投身志愿服务作为大学课堂外的主业,也使我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踏实的做一件服务他人、成长自己的事。 此后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担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财政部联络员,主要服务资金融通平行会议的会务保障工作,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等37个校庆系列活动的校级志愿者综合办公室负责人,负责综合联络、信息传递和后勤保障等工作,本科期间长期参加环保公益、社区服务、支教等常规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时长小时,志愿北京海淀区四星级志愿者。 苏格拉底将毕生的哲学观念熔炼于“认识你自己”,看似简单,真正操作起来便知说起容易做时难。有时候人乱了方向、失了理智,都在于没有认识自己。这是一种知识和美德的融合,首先人得具有知识,才能得到善,而“善”包含了健康、财富、地位、荣誉等等。因此,在追求幸福和理想的路上,知识积累是关键,而后化之为美好的理想追求,在这里特别想说将青年理想与国家梦想结合在一起,这无论是对自己,甚至是国家,都是最有希望和最宝贵的。 励志,壮士断腕的勇气 我不禁回忆起担任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的日子里,这是大学期间一段励“志”的路程。作为年12月5日成立的全国首批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已发展成近人的大型学生组织,曾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团体”等数不胜数的荣誉,对我来说可以说是敬畏、如履薄冰,生怕自己不才磨灭组织的光辉。同时也发现目前协会的工作也有待进一步改进,如校院志愿者机构间交流效率及频率有待提高、各组织志愿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活动认证与学分认证工作有待完善、提高志愿北京和学务中心平台利用率等也是当务之急。 在中国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筹备期间,确实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不仅校青协如此,其实老师们,校会、青人等校院各级学生组织们都在此刻得到磨砺与考验。熬的是坚守意志的决心,熬的是面临压力的心态,熬的也是我们爱校荣校的情怀。好搭档班江鼓励我,“有困难我们一起扛,多少个夜一起熬,笑笑就过去了!”有时候我们离开办公室,看到《青年人大》的灯还开着,记者们还在磨炼文字,精美排版,这些画面难以忘怀。世间真的没有一帆风顺的路,但也没有跨不去的山峰。而我们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敢于闯险滩,过险关。 在担任校青协会长期间,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国人民大学第五届“感动人大”十佳志愿服务项目评选展示暨“中国人民大学久谊志愿服务奖”评选会等赛会活动,引导组织学校同学参与志愿服务达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小时,获得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北京市红十字会等组织颁发的18项荣誉。 琢志,见贤思齐的心态 当我们树立志向,并为之践行之时,同行的人往往会给与你精神力量,而他们伟大的品格和优秀的习惯应当成为我们雕琢“志”的坐标系。 回忆起我与两位大师擦肩而过的缘分。一位是经济学泰斗卫兴华教授,那日前去他家送合影画册,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里的藏书,各类经济学著作排列的整整齐齐。我老教授颤颤巍巍地将画册整理进群书,我问:“卫老,这些书您都看了嘛?”他语重心长的讲:“不仅看了,很多都做了笔记,几十年来我一直研究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虽然现在年龄大了,还有很多知识和经验想传承下去。年轻人,好好学习经济,将来经世济民。”这位严谨治学和强烈的国家责任感的老教授,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另一位是哲学家、教育家陈先达教授,在学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上,他精神矍铄,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类性、创造性的有机统一,声情并茂的为我们阐述为人民谋福利的理论永远不会过时。这两位耄耋老人,他们是共和国诞生的见证者,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做出不朽贡献的人,用智慧和情怀关心着下一代,关心着学术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他们的精神雕琢着我们的志向,斧正我们前行的方向。 不仅如此,能有一群同行的优秀青年,从他们这里获得鼓励,取长补短,也是幸事。在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有一大批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在“红船领航”党员先锋训练营有钢铁意志、红色精神的“战友”们,在研究生支教团有品学兼优、行动力强的奉献青年们,还有一起参加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的队员们,这些充满战斗力的团队和优秀的成员,会萌生见贤思齐的满足。 弘志,知行合一的习惯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是所有前行者的共识;要力行,要知行合一是总书记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实践决定认识更是从世界观上塑造我们的习惯。 在湖北武汉市黄陂区开展千人百村社会实践,学习城乡发展与因地制宜相协调的政策规划;在老河口市开展的返乡调研,实地理解教育资源流动的规律和乡镇教师资源稀缺的现状;在福建龙岩、泉州安溪,切实体会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在四川资阳乐至县、湖北红安麻城,看红色革命老区的昨天与今天;40余小时火车,体会青藏铁路修筑的艰辛,实地感受藏区人民的生活。 不断的行走,不断的探索,才会知道理想的价值与实现价值的方法。有幸在学校组织下,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前往俄罗斯索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在国际舞台上与青年交流地区发展和全人类的共同问题;访问香港浸会大学、城市大学探索青年学生社团的组织架构与发挥的作用;在招商局总部和华润集团总部,了解大型国企参与国际化竞争的经验与教训;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人类学课程,获得地区差异性行为习惯的新启发;在台湾政治大学交换,结下两岸青年的友情;在武汉黄陂团区委实习,了解乡村振兴与厕所革命的杰出成果,后来成了毕业论文的主题,了解医疗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最新成就。 最后,用毕业寄语给亲爱的师弟师妹们,人生处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希望在祖国的热土上,人生的雪地上,每个人都能留下最美的足迹。 李嘉贝:人生不长,要活得漂亮 思享汇 尹为:前行路上不忘初心 思享汇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本报记者 图文/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雨禾 新媒体栏目编辑组赞赏 长按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中科白殿疯医院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