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紧紧跟进鄂北水资源配置主体工程的襄阳配套工程之一——官沟分水口配套工程开工。这既是鄂北岗地百万人民的民生福祉,也标志着襄阳配套工程从争取转为现实、从项目谋划变成落地工程。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军在工程建设动员会上要求,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服从服务于工程建设,全力以赴推进襄阳配套工程建设。 去年10月全面开工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省地方水利建设史上工程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工程。该工程从清泉沟隧洞引水直至大悟县,横穿7个县(市)区,总长公里,总投资亿元。其中,在我市境内长公里,占工程总里程的67%,我市年受水总量达4.67亿立方米,占总调水量的61%。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鄂北“旱包子”地区干旱缺水问题,鄂北多万人将喝上丹江水。 我市积极抢抓鄂北水资源配置主体工程建设的契机,全市境内共争取预留16个分水口,其中,官沟分水口、熊河分水口配套工程规模最大。襄阳配套工程与鄂北水资源配置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鄂北岗地抗旱死角问题,不仅可以为沿线的老河口市、襄州区、枣阳市万人提供优质水源,还能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万亩,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市百亿斤粮食大市地位。 目前,我市已筹集建设资金30亿元,完成熊河分水口、官沟分水口和熊河灌区完善配套等三大鄂北水资源配置襄阳配套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并把我市的配套工程申报纳入全国、全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库。 此次开工的官沟分水口配套工程,总投资1.07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7公里管道铺设、4公里明渠建设、官沟中型水库生态修复等。这一工程建成后,可为东津新区等区域提供优质水源,让市民喝上清冽甘甜的丹江水。 秦军强调,襄阳配套工程是惠及我市百万民众生产生活的重大民生工程,参建各方要按照“建一流工程,创一流质量,树一流品牌”的目标,坚持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精细抓好每一个环节,确保工程按照时间节点推进,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尽早发挥最大效益。要把工程建设成为“绿色生命工程”和“绿色景观走廊”,为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加快“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领导郭忠、胡颐新、沈学军、曾玉平参加开工动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