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业医院资讯网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1 南山确实都是山,不是南方那种东一座西一座馒头一样的山,是连绵不断的山,一座比一座大,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险,它们连起来又形成莽原一样的山脉,那就是著名的巴山山脉。那些山有的飞鸟可停歇,走兽难攀爬;有的苍茫无际,终年云遮雾罩,只有山中哗啦啦的流水知道怎么走出大山。在大山里生活着的人们,被称作南山人。过去,这个称谓大有蠢笨、原始、落后,不开化,没有见过世面的意思。 时间像胶片,若能倒着放,回到30多年前,南山人的生活确实艰辛,人们形容吃的洋芋坨,烤的转转火,睡的叉叉床,端的大烟锅。生长在南山里的人,到外坝子打工,说话被人讥笑,说拖肠倒肚的,像唱山歌,一句话爬坡上坎好几里地,还拐好几道弯。走路被人讥笑,说走山路时间长了,腿子甩出去是个弯弯,伸不直溜,脑袋总是往前窜,像随时都在攒大劲往前奔。 桃源和向坝两个乡镇与陕西、重庆接壤,是湖北的极边地区,是竹溪的南山之南。八十年代初,那里还不通公路,人们出门走的仍就是那条绵延数百里的川鄂古盐道,生活日用品样样都是靠挑夫从一百多里外的重庆巫溪县肩挑背驮而来。曾经有两个壮劳力抬着一头猪出去卖,七沟八梁走了一天一夜,最后轰隆一声雪崩,连人带猪卷到悬崖下面去了。有人生了重病,砍两根竹子编个滑杆,抬医院跑,可经不住道路颠簸,医院,人就没了。 高寒地带,苞谷长不成熟,收获的苞谷总是跟鸡脑壳一样大,人们只好将这样的苞谷掰下来磨成浆,做成浆粑粑吃,或者跟洋芋、红苕一起煮成稀糊糊吃,一吃就是一个冬春,吃的嘴里尽吐酸水。苦寒的日子,南山人备受煎熬,他们手搭凉棚遮住被柴火熏红的双眼,望向那无尽的远山,期盼梦中的好日子早些到来。 时间在缓慢地流逝,一茬茬乡人在生长,在老去。许多人选择背井离乡去谋生,在千里之外的武汉郊区,竟然凭空生长出了一个向坝村。那是好多年前的向坝村民,羡慕人家撂荒的田地,拖儿带母走三五天、七八天,到汉阳那边的农村,扑下身子种地,慢慢在人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再没有回到故乡。 离开南山好多年了,虽然常常梦到故乡,但总是在恐惧中惊醒。记忆犹新的是那年考学离开故乡向坝,恰逢桃源峡谷中开山修路,轰隆一炮在我眼前炸响,情急中只好抓起面前一把撮箕顶在头顶上,猝不及防的我被一方垮塌的泥石呼啸着卷起,一下子推进山下的河沟…… 深秋时节,终于踏上了前往南山的行程。这回走的是一条新路,从竹溪县城边上擦过,途经新洲、兵营、天宝、桃源到向坝。这是一条穿起百里景廊的如画之路。车子平稳舒适地在柏油路上奔驰,山清水秀,天高云淡,一座座崭新的村落,一畈畈成熟的庄稼地,一片片五色花海,从我们眼前掠过,让我们不停地发出赞叹。很快进入新洲境内,一湖蔚蓝迎面撞来,将我们逼停。原来因下游的竹山修建电站,将原来陡峭的山谷淹没,堵河汪一路上涨,将上游的新洲汪洋成一片连一片的蔚蓝色大湖,使新洲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乡。一河两岸,美丽整洁的村舍,蓝天上的白云,还有道路两旁摇曳的波斯菊、蜀葵、月季,全都倒影在湖水中,一起构成诗画般的景致,不能不让人停下脚步,走进这画境之中。新洲镇的楠木湖,因此地生长着一片原始珍稀的楠木林而得名。辽阔的水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垂钓爱好者,这里已经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户外垂钓基地,连续两年在此举行中国竹溪楠木湖垂钓大赛。当地政府以大赛为平台,推介这里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于是,这个昔日山重水复的偏远之乡,也走出了闺阁,让世人目睹了她小家碧玉般的动人风采。听说,现在全国各地很多钓友们相约到新洲去钓鱼,去赏景。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他们周末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自驾到新洲,住农家客栈,吃有机蔬菜,在大湖边支起杆子,让鱼儿自己去上钩,他们却爬到楠木林子里,走一走,转一转,沐浴阳光,让负氧离子给他们扎扎实实地洗洗肺。 前行的道路虽然蜿蜒曲折,却是一折一风景,一折一画廊,对于我这个说出差就开始晕车的人,竟然是一次彻底的疗愈。车子再往前,就是兵营了,远远望去,青山绿水掩映着一片簇新的楼房,开车的摄影家朋友赞道,现在的新农村真是漂亮,哪里都是风景,哪里都养眼,哪里都想停下来看看,走走,拍拍。有时间的话,真想在这样的风景里住下来深度体验一番。 中午时分我们到了天宝乡,眼前的镇子一点也不比城郊的乡镇差,街道宽阔,村舍整洁,当得起南山之南的门户。朋友的亲戚是地道的农户,他家屋舍依山而建,宽阔敞亮,红薯南瓜堆满庭院,自酿的苞谷酒一坛一坛整齐地摆在厢房里,打下的粮食码成了垛,一个安逸的殷实人家。主人有自己的小货车,在周边乡镇搞运输,见多识广,能言善道。他的媳妇穿一件时尚的红衣,一说话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她手脚麻利,做得一手好茶饭,用竹溪人的说法是个嘹亮人。十几道炒菜和一个硕大的蒸盆,对她来说跟变魔术一样。这些炒菜涵盖鸡鸭鱼肉且不说,单说这蒸盆,那可是竹溪地道的传统美食,它的食材和做工十分讲究,需腊猪蹄一只,土鸡一只,土豆、香菇、蛋饺、竹笋、葱、姜、青菜若干,然后经过一天的制作才能端上桌,可谓竹溪美食一绝,曾经上过央视,漂洋过海到过南极,被誉为荆楚名菜,列入湖北的非遗项目。如今的竹溪菜和竹溪蒸盆在整个大十堰都受追捧,十堰城区的上千家竹溪菜馆,个个食客盈门,竹溪厨嫂更是俏得花钱也难得请到啊。 鱼是门前溪流里打的鱼,那河水清澈没有一丝污染;捧起来喝好比矿泉水;那鸡是山坡上放养的土鸡,吃虫子吃青草吃野果;那猪是自己家喂养的,吃的是红薯、玉米、米糠;那蔬菜是田园里种的,施农家肥,农药是沾都不沾的;那酒是家中老人土法酿造的,打开坛子浓香扑鼻。男主人还客气地说农村条件差,土菜土酒对不住客人。大家简直到了连赞叹都没有词的时候了,唯有埋头苦干努力加餐饭了。 主人一家都是要强的人,说起农村脱贫的事,感慨地说,如今政策这么好,只要人勤快,日子就能过得好。哪里能坐等政府来帮扶,那要不得,那太对不起这双好手好脚了。人都得有志向,过好日子就是莫懒惰,使劲往前奔。这些朴素的话语充满着一个农民的哲学和理想,蛮感染人的,我们只有不停地用酒来表达对主人的敬意和谢意。太阳正好,吃罢饭,坐在他家的院子里,往山坡上看去,绿油油的菜地,萝卜、白菜、小葱、大蒜,成行成片,看得让人新生喜悦,这样的农家,这样的田园,哪个不想拥有!喝着他家自产的绿茶,顺手拿起晒在簸箕里的红薯干,丢进嘴里嚼,那个甜啊。”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诗不经意地就从嘴巴里溜出来了。啊,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2 三十多年前,天宝乡是竹溪客车能够到达的终点,再往山里走就只能靠步行,特别是一座叫王家山的大山,上十多里,下十多里,蹚河水,过山涧,爬陡坡,攀悬崖,简直是我们上学路上的天堑,尤其是冬季,晴天也是三尺冰,陡峭处,得手脚并用,像猴子一样。走一路,摔一路的跤,哭一路的嘴,到现在一提王家山,腿都开始打颤。如今一条敞亮的隧道贯通两个乡镇,穿过王家山只需十几分钟,简直颠覆我的想象。 然而颠覆我的岂止是这条隧道,转过一道山湾,那高挂云天的桃源水更是惊艳了世界。是的,这里就是国际高端饮用水挪威境外voss全球唯一认可的矿泉水水源地。你怎么想象得到,在这幽深的峡谷里,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高端水生产线,有世界上最稀缺的水源。是的,这是一片人迹罕至、森林覆盖率达到96%的天然氧吧,所蕴含的丰富水源,具备富锶、低钠、天然弱碱性的独特特征,同时拥有匹配voss高端品质的纯净、清冽口感。这是国际专家们盲评得出的结果,可不是我信口开河说的。一尘不染的生产线,一瓶瓶voss水在这里生产、罐装、打包、运输。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桃源之水走上了国际舞台。桃源,世外之桃源,果然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啊。 我们是在傍晚时分到达桃源乡所在地的,夜幕下,青山隐隐,流水汤汤,整洁的街道上,灯火灿烂,人影憧憧,灯影下五色的花朵夹道而迎,各样店铺热热闹闹地开着,木耳、香菇、洋芋干、黄花菜、腊肉……琳琅满目。 记忆里的桃源乡分明是峡谷里一片低矮破旧的干打垒房子,那个我曾经投宿的小旅店门脸矮小,墙壁漆黑,床铺黢黑,硬邦邦的盐背子干饭,像石头子儿,吃下去哽在喉管里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害得我打五里路远的嗝。从前,这个古盐道上的偏僻驿站,只是盐背子们过竹溪往竹山下老河口的一个歇脚的地方。 如今,我终是找不到30多年前那个桃源的影子了,只好让朋友发来共享位置,说都不好意思。这晚,桃源的美食征服了我们的胃,让我们的乡愁泛滥成灾,注定是宿醉一场。夜了,天空澄澈,透过云彩看见蔚蓝,看见钻石般的繁星缀满天幕,大家虽然很累,但是都不愿睡去,异口同声干脆来个夜游桃源。 空气中有清澈甘甜的味道,还有淡淡的烟草香,朋友指给我们看,那是烤烟房,这些年扶贫的政策好,百姓有干劲,大家伙儿靠种烤烟走上了富裕之路,加上移民搬迁力度大,山上的村民都下了山,都住上了楼房。一边是小河,一边是街巷,一家家整齐干净的小洋楼,让人好生羡慕,这要是放在十堰城区,一栋可能一两百万都打不住。 在乡政府办公楼前站定,我仔细辨认,这竟然是几十年前的一栋老房子,粗粝的石头外墙依然历历在目,但是绿树掩隐,桂花飘香,这整洁朴素的老宅又有一种别样的美。朋友笑着说,乡政府的房子算是乡上最老的了,但还算结实,当年四川人修的,就地取材用的是河坝里的鹅卵骨子石头。如今通过维修、整理、美化,办公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没必要讲排场。最好的房子是学校,跟过去比,那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说起桃源中学,我的思维立马跳转,记忆太深刻了,30多年前,我们南山这一片,县里只在桃源设有高考考点,我和同学们是从向坝一路飞奔60多里地到桃源来赶考的,那时的桃源中学跟我们向坝中学一样的破旧寒酸,课桌凳高矮不齐,二楼的木地板炸裂二指宽,是老师们的寝室,他们基本不用进教室就能监督一楼教室里的学生们的一举一动。泥巴操场上,天晴到处是一个一个的泥脚窝,一刮风教室里雾气狼烟,学生们个个尘满面鬓如霜。下一场雨,半个月操场上都是水汪汪一片。过一个暑假更不得了,操场成了青纱帐。没有食堂,三餐饭不是苞谷糊糊就是苞谷面饭,两个炊事员抬来个半人高的大桶往走廊上一杵,三尺长的饭勺子一人扣一勺。学生们端一碗包谷糊糊拌点发霉的咸菜,吃完了要到不远处的小河里洗刷碗筷。高中毕业,我们在桃源中学接受人生第一次大考,那时候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走出大山,早日逃离这苦难的生活。 第二次走进桃源中学,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哪里还找得到当年学校的影子。漂亮的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饭堂、图书室、运动场,都是标准化建设,布局整齐,环境美化。沿着花园一般的校园漫步,有花香随风袅袅,舍不得走大步,心想着多停留一会儿。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太幸福了,真想重新回来做学生啊。 这晚,尽管住宿环境非常舒适,也非常的安静,但是我却失眠了,因为看到这一切而兴奋得浮想联翩。桃源,真是桃花源,她是一座宝库,正在向人们缓缓打开,比如这里奇绝的峡谷风景,比如这里的高山有机蔬菜,比如这里舌尖上的美食……听朋友介绍,乡里已经做了发展规划,脱贫攻坚,乡村发展主打的就是山水牌、旅游牌、文化牌。 3 虽然两年前朋友就告诉我,从桃源到向坝不用再翻那座让人刻骨铭心、咬牙切齿的大山了,但是也没有想到来得太容易了,早上从桃源乡出发,转过一道弯,穿过一个隧道,还没有一刻钟,就站在向坝乡的民歌广场了,快得让人来不及遐想。四下里一打量,左手边是美丽的凤凰大道,笔直地穿乡而过,这是向坝走出去的著名企业家曾宪云先生捐资修建的,高处那隐在朝阳里的是向坝中学,是向坝人的精神殿堂。近年来曾宪云先生以尊师重教为己任,先后捐资千万元,为向坝中学建起了高标准的教学楼,让这个大山里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师生们说起昔日的曾老师,感激之情无法言表。老师们努力教,孩子们努力学,从这所学校走出去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 往右看,那是刚落成的移民新居,一长排整齐的小楼依山而建,喜迁新居的村民忙着打扫庭院,忙着栽种花草。门前不远处的小河进行了彻底的治理,昔日洪水泛滥冲毁农田的景象再也不可能出现。岸边树木成行,高大的是枫杨,三四个人才能抱得住的古树,上面有鸟做的窝,有众鸟的喧腾,下面有孩童在老树的枝桠上玩耍嬉戏,清澈的河水中飘摇着老树赭红色的根须。其间夹杂有柳树,像窈窕的女子,在微风中热情地舒展着枝条,那枝条又被阳光染成一片亮眼的金黄,那金黄又染黄了小河,小河又点亮了人们的眼眸。新建的石拱桥,造型别致,吸引人们争相在小桥上拍照,留下美丽的倩影。· 商业中心、文化中心都在左岸,这里屋舍俨然,小街通透,有开农家乐的,有开商超的,有开幼儿园的,有开淘宝店的,有开民宿客栈的,安适的生活,安详的面目。特意走进一家淘宝小店,与店主人攀谈得知,年轻的小伙子曾经外出打工,看到人家开淘宝店赚钱,也想到了怎么帮村民把山里的土特产卖出去,于是学到了电商知识后,回到家乡开了这家小店,他的小店已经将向坝的“亲家母腊肉”、“向坝小茅台”等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年收入好几十万元。他说村里很多年轻人现在不再外出务工,而是回乡创业,有的成了家庭农场主,有的成了餐饮老板。乡里有了这些年轻人,就有了生机活力。他说晚上民歌广场可热闹了,广场舞跳起来,向坝民歌唱起来。说起这些,小伙子眼睛是亮晶晶的,你能感觉到他生活的充实满足。 入夜的广场上,灯光亮如白昼,音乐响起,机关干部、乡镇村民一个个男女老少,不约而同地汇聚到小广场上,白天是乡村的干部,这一刻牵起了村民的手,那整齐活泼的舞步,那蓬勃健康的生命律动,感染着每一个观望者,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村民们说,有了健康的文体生活,打牌赌博的没有了,乡风民风大为改善。 置身民歌广场,耳边响起熟悉的向坝民歌《恰菜苔》的优美旋律。向坝人在劳动之余,都爱唱民歌,他们把唱民歌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薅草要唱,盖房要唱,嫁女要唱,谈恋爱要唱,来客人要唱,给客人敬酒要唱,向坝的女娃儿,男娃儿,不仅个个长得靓,个个都是民歌手,个个都能登台。他们修建民歌广场、组建民歌艺术团,将这一民间文化瑰宝发扬光大,向坝民歌被誉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具有浓郁的秦巴特色,早在年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向坝,这个古盐道上的浪漫风情小镇,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来此采风写生,著名书法家周韶华曾在双桥留有墨宝,著名作家方方曾留下优美的文章。是啊,到向坝去,吃向坝美食,听向坝民歌,喝向坝苞谷烧,赏长峡风光,体验湖北边地人文风情,已经成了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一到假日,小小的向坝乡,涌来重庆的、陕西的、湖北的游客,南腔北调的口音,五颜六色的打扮,让这个小镇越来越青春时尚,小小向坝何以有如此魅力?用重庆人的话说这叫一个巴适嘛。 北纬32度,森林覆盖率96%,民风古朴,物产丰富,如今的南山之南,已成为人们康养度假的最佳目的地。离开南山,朋友特别感慨地说了一句,刚刚离开,又在叨念着何日再来了。是啊,原生态的山水,淳朴厚道的民风,活色生香的美食,哪一样不让人留恋忘返呢。 备注:所有图片均来自竹溪网友,特别致谢! (写于年秋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aohekouzx.com/lhksdl/77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