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的好政策,我的低保救助不仅没有减少,年年还在增加呢……”新年伊始,老河口市袁冲乡李文成村低保户李国富老人拿出“扶贫手册”开心的说。 年,老河口市纪委监委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整治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抓手,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发力,扎实做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80元救命钱”去哪儿了 “必须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摸清一线的实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新年伊始,老河口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光强对全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提出“硬”要求。 年初,老河口市纪委监委集中办案力量,走村入户,对全市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体检”。在袁冲乡李文成村,68岁低保户李国富老人降低低保标准的问题线索,引起了袁冲乡纪委干部的注意。 经过详细走访询问李国富本人,村委会、民政办等相关干部,80元钱的“去向”渐渐浮出水面。 原来,李文成村负责低保上报工作的村干部李某,对新出台的救助政策理解不准,误将民政部门宣传的“70岁以上低保户适当提高重点救助享受标准”,理解为“只有达到70岁以上,低保户才可享受重点救助”。李国富年68岁,按李某的理解,属于“不符合条件”。于是,李某在申报李文成村重点救助政策时,未将李国富纳入重点救助金续保范围,直接导致李国富老人救济标准下降。 乡纪委责成民政部门对李国富一家享受重点救助资格条件进行重新审核。经乡民政部门核实,李国富不仅本人符合重点救助条件,李的妻儿也均符合条件,将按程序为其申报办理。这意味着,李国富一家低保标准,将从原有的元提高到每月元。 虽然“80元救命钱”数额不大,但对基层干部的教训可不小。李某因工作失职给困难群众造成经济损失,违反党的群众纪律,袁冲乡纪委给予李某党内警告处分。失而复得的“80元救命钱”,给当地的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敲响了正确履职的警钟。 年2月15日,一则《消失的“80元救命钱”到哪里去了》的消息,被中纪委网站《要闻》栏目重点推介,成为老河口市纪委监委精准发力,及时发现并查处脱贫攻坚中的不精准、不务实、不落实等问题,助力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 老河口市纪委监委以案促改,及时督促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年以来,老河口市纪委监委共下发督办函20余个,对6家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问题进行提醒谈话和约谈诫勉;督促8家业务主管部门制定具体整改措施20余条,整改销号查实问题线索条,纠正规范录入错误类问题线索87条。 被“涂改”的扶贫报表 年一次日常监督,一份年的以奖代补发放材料引起了老河口市薛集镇纪委工作人员的注意。 薛集镇25个行政村中,有22个贫困村,贫困人口户,人,是老河口市扶贫的重点地区。为了确保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到位,每隔一段时间,镇纪委都会按照老河口市纪委的要求,对贫困村的各种政策补贴、奖励资金、帮扶情况等内容进行抽查检查。 “当时,我们镇纪委在张岗村监督以奖代补发放情况,看到章某申请表和确认表上,家庭人口、申报的养殖规模都有涂改,感觉有问题。”老河口市薛集镇纪委副书记杜世群回忆当时的情形,依然对这份“涂改”的统计数据记忆犹新。 家里有多少人、养多少牲畜这都是很容易统计的数据,为什么村民章某的数据会出现涂改呢?为了搞清楚情况,镇纪委随即组成调查组,前往章某家了解情况。 调查组最终认定,村会计李某为提高贫困户补助标准,擅自提高贫困户养殖数;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赵某未按照要求严格审核把关,核实申报信息,并擅自代替其他工作队员签名,属于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年5月、7月,李某、赵某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规领取的产业扶贫奖补资金也全部追回。 针对薛集镇张岗村暴露的问题,老河口市纪委监委举一反三,组织专班对年开展的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并扎实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资金“一卡通”检查和市直部门、市属国有企业定点扶贫帮扶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通过实实在在的监督,发现并查处一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为全面彻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老河口市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与扶贫、发改、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牵手”,建立健全问题线索移交协查机制,联合调查、联动追责,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工作互助,形成了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 年,老河口市纪委监委通过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排查,全年共收到涉及扶贫领域的信访举报19件,目前已办结17件,给予党纪处分3人,组织处理5人。 集中“晾晒”危房改造“蛀虫” 老河口市竹林桥镇大张洼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方堂,伙同村原党支部副书记陈大定,分别以该村村民尹某喜、郭某姐名义违规申报并领取危房改造资金。张方堂、陈大定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和开除党籍处分。 老河口市洪山嘴镇干部兰营胜违规将13户危房改造资金挪作他用;利用职务之便,为其父骗取危房改造资金。兰营胜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被撤销洪山嘴镇农办副主任、计生服务中心主任职务。 老河口市袁冲乡建设规划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蔡伟、李新合,违规向该乡84户危改户收取“危房鉴定费”,违规向该乡7户危改户收取“施工管理费”。蔡伟、李新合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对扶贫领域中性质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老河口市纪委监委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年5月,老河口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5起危房改造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让扶贫领域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在阳光下无处藏身。 老河口市纪委监委针对扶贫领域问题中,群众反映强烈、易发多发、隐形变异的农村危房改造违纪问题,在严肃查处的同时,对违纪问题特点、成因进行深入剖析,积极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危房改造领域违纪问题逐年下降,危房改造领域工作作风明显好转。 据统计,年以来,老河口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34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人,组织处理21人,公开曝光25起典型案例,持续释放执纪越来越严的强烈信号。 老河口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光强表示,年,老河口市纪检监察机关将一以贯之紧盯扶贫领域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持扶贫领域问题优先排查、初核优先安排、力量优先配置、保障优先到位,助力精准脱贫决战决胜。 下一步,老河口市将依托“大数据”平台,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教育扶贫资助、农村低保等精准扶贫项目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此同时,利用“大数据”推动扶贫、住建、教育等多部门堵塞制度漏洞,把当前改和长久立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加强源头管控。 (通讯员喻涛)◆枣阳:重拳“惩腐打伞”,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宜城:靶向发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 ◆南漳:整肃干部作风,激荡清风正气 来源襄阳市纪委监委编辑校对 张晋滨责编 杜蓓蓓长按下图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