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7/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研究孙”的“学问”

作者:余光华

老河口把哄孙子说是“研究孙”。“孙”、“生”两个字在老河口方言中是谐音,把学问与哄小孩联系在一起,听起来给人以文雅,我很赞同,想必同类人都会伸出拇指的。毕竟都退休了,进入了“研究孙”队伍。我退休后,除了写写画画,发挥点余热,就是“研究孙”了,写写画画是自己老本行延续,没有多大的难度,但“研究孙”就不一样了,不但“学问深奥”,而且很“绑人”,责人心也特强。好在“研究”的是自己孙子,一切都是心甘情愿,天伦之乐自不必说。经过对大孙子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经验,“研究”二孙子也就轻车熟路。

“研究孙”主要是陪玩、哄教,别看简单四个字,里面学问大着呢!“陪玩”就是一门心思放在孙子身上,不能想别的、干别的,更不能玩手机、看电视,要跟孙子形影不离,在人群中要抱着:走在路上要手拉着;出去游玩,要眼盯着,搞交接要交到手上,总之,大脑时时刻刻都不能开小差,这是“研究孙”的最重要一环,一般人是做不到或做不全的。必须这样做,是因为这时的孙子大多在入幼儿园前2-3岁年龄段,他们爱动,好奇心强,没有自控能力,走路不稳,又不会保护自己,随时都有磕磕碰碰的危险出现,还很容易被人贩子盯上拐走。

我的孙子就在这个年龄段,一次,我玩手机,眨眼功夫小家伙上到椅子上摔了下来,嘴磕到桌子上咬破了舌头疼的大哭,流血不少血,老婆对我一顿臭骂,一家人把我埋怨不止。从那以后,哄孙子时再不敢玩手机了。

“哄教”孙子的学问更大。现代小娃子除了要人陪玩,更需要要哄教的,怎么哄,怎么教,真的很有学问,他们老早就接触现代知识,现代科技产品,过去那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的童谣以及“盘脚盘”之类的游戏吸引不住他们了,拿我来说,一开始教孙子这些,他根本不愿接受,我只有变着法陪他玩,主要是和他做游戏。这两年,由于新冠肺炎太猖狂,也不敢领着孙子去公共场所,只有另想办法。我家客厅较大,有一组四米多带躺床沙发,厚厚沙发海绵垫子有六个,我就用垫子立在沙发上码一个两米多深洞子让他钻,我给这个游戏起了个名字叫“钻山洞”,洞子窄窄的,暗暗的,又安全又舒坦,又有神秘感,你别说,小孙子很喜欢这个游戏,因为电视上汽车、火车过往遂道镜头,对他映象很深,每天钻来钻去要玩耍无数次,直到他钻的混身冒汗,在娱乐中他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后来,我又用沙发垫子码房子,让他进住,他更高兴了,房子建在沙发上有顶,有墙,还有门,形成了一个小小私密空间,他住进去了,关上门,谁也不让进,要进得说出密码,他学着电视《小猪佩琪》上的台词订了句密码叫“爷爷的大肚子”。我说要进他屋时,他说必须说出密码才能进,否则不开门,我说出了,他就说:你答对了,进来吧。他接着说:你肚子大,只能头进来,我头伸进去了,倒在他怀里,他拍拍我头说,真乖!孙子的这种反其道而行之,让我甚是欣慰。感到孙子有爱心了。后来,我又用沙发垫子做滑梯,做翘翘板,跟他一起玩耍,他都玩得很开心。儿子看我们玩的太简陋,干脆在网上买了一个家用儿童吊环圆形蹦蹦床和一个小组合滑梯,放在家里,小孙子玩的更开心快乐了。

快乐是双向的,孙子乐,爷更乐在其中。孙子的大脑还没成熟,正在发育,语言发音不准,口齿不太清楚,但从他嘴里说出的语言很是笑人。我们全家都教他讲普通话,他的奶腔普通话很好听,卷舌音就象广东人,如房子,他说房记,是不是,他说系不系,自己他说记记,有些单词发音他说不出来,就对事物自定语音,能把我笑的前仰后合,如:他把鸡蛋叫“意阿”,把肉叫“喔”,把拖拉机叫“巴布加”,火车叫“咔咔”。这些相似英语的词,第一次听他说时,把我搞懵了,不知道他说的啥,就随便给出一个的答案,小家伙见我领会错了,就再说一遍,我还是不懂,急得他乱跳,好长时间才领会他说的是啥意思,他的话只有我们家人才听得懂。每次吃饭时我说:二宝,你是吃“喔”,还是“意阿”?他总是说都期吧。他吃饭时有时让喂,有时不让喂,不想让喂时,他就说我记记喂记记,看着他自己学着用勺子吃饭的样子,虽然撒了一些,我还是很开心。小孙子跟我睡了一段时间,虽然人小但很机警,我们楼下院子里放有几个垃圾桶,每天早上七点多转运垃圾的师傅,开着三轮来运垃圾,那三轮“嗵嗵”的声响,很象拖拉机声,(真拖拉机声音他听过),每到这个时间,三轮进院就把他吵醒了,他就说:爷爷,“巴布加”来了,我们快去看吧,我就赶紧用棉袄包住他,抱着到窗台居高临下看,虽然,给他解释这不是拖拉机,但他认定这就是拖拉机。

小孙子说话太惹人笑。有一次,他竟对我说:爷爷,你称一称我有多高,我笑了半天说:你说错了,高矮是量出来的,不是称出来的。还有一次喂完他饭,他打了一个饱嗝,我说:乖乖,吃饱了,不能再吃了。他却说:还没吃饱呢。我问他说:那你咋打嗝呢?他说:我这是打饿嗝呀!他的话让我笑出了眼泪。小孙子的大脑正在发育成熟阶段,对事物的思维、判断、定义往往出现错误很正常,我就教给他怎么判断事物,如“硬”和“软”的判断,棉东西是软,金属东西是硬;棉东西安全,金属东西危险,让他反复触摸感受。又把“电”、“水”、“火”;“高”与“低”的判断讲给他听,从小培养他的安全意识。

我把小孙子的生活故事情趣拍成多个小视频发在抖音上,点赞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aohekouzx.com/lhksdl/11160.html

------分隔线----------------------------